化工園區規劃思路
化工園區規劃主要以安全為主,它的規劃指導思想是:謀求經濟、社會和安全狀況的協調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園區社會生產力持續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建立園區危險化學品數據庫
國家相關部門要求全面推動化工園區涉及危險化學品、重大風險功能區開展定量安全風險評估和風險綜合防控規劃,辨識分析區域脆弱性防護目標和危險源,繪制區域安全風險電子地圖。
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建設化工園區一體化安全管理平臺,通過大數據統計分析,加強危險化學品和油氣輸送管道生產安全事故預測預警。
二、提高自控水平
國辦發〔2016〕88號明確要求新建化工裝置必須裝備自動化控制系統,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化工裝置必須裝備安全儀表系統,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監測監控體系。
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改善園區安全狀況;在改善園區安全狀況中,促進園區經濟社會發展。化工園區安全規劃要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點,貫徹安全保障的總方針和總戰略;堅持經濟建設、園區建設與安全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實現園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安全效益的統一。
化工園區作為一個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險源高度集中的區域,一旦發生火災、爆炸或毒物泄漏擴散事故,將造成事故的連鎖反應,產生災難性的后果。因此,園區內企業的安全狀況不僅取決于企業自身,很大程度上還受周邊企業的影響,安全管理水平最差的企業將影響園區的整體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化工園區應急體系建設及應急預案編制
在對化工園區各企業危險源普查與風險分析的基礎上,通過脆弱性目標調查與分析、應急能力調查、分析與評估等基礎性工作,研究提出化工園區應急體系建設方案,重點要完成化工園區的應急功能設置、組織機構與響應機制設計、標準操作程序(SOPs)和支持附件的編制等工作。
化工園區規劃流程
化工園區安全規劃的程序主要工作包括:
一、資料的調查與收集,包括對化工園區平面布置、人口及規劃,自然條件,以及危險源情況,園區脆弱性目標情況,應急力量與應急資源情況,園區安全管理及應急機制情況,類比裝置情況及類比事故等資料進行現場收集。
二、危險源危險有害因素分析,即在資料收集與現場考察的基礎上,分析確定化工園區內各危險源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
三、危險源事故后果及對周邊影響評價,包括:
1、在對危險源相關技術參數、脆弱性目標調查以及危險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礎上,運用各類事故后果模型,對園區內各企業重大危險源的可能事故后果進行評價,確定事故的影響范圍、項目的相互影響及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2、在自然條件如地震、臺風、洪水、內澇、雷電等資料收集的基礎上,對自然條件對園區內項選址安全規劃、安全管理對策措施及應急體系建設建議包括:
3、根據事故后果評價、區域性定量風險評價的結果,結合園區的總體規劃,給出園區內項目存在禁忌、選址安全等方面的對策建議及近期安全整治對策措施;
4、根據園區安全管理調查情況,給出園區安全管理、安全投入方面的規劃建議;
5、根據園區現有應急能力,給出包括重大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機制設計、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設計、各應急部門的應急標準運行程序、應急預案等。
四、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方面,重點發展共伴生礦產資源、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汽車零部件及機電產品再制造,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餐廚廢棄物、建筑廢棄物、道路瀝青和農林廢棄物資源化
化工園區發展趨勢
化工產業是資金密集型產業,要求化工園區內上下游企業合理布局,資源實現綜合利用。打造智慧化綠色的化工園區,不僅需要從規劃建設、綠色發展、智能化、專業化服務、本質安全等多個方面考慮,還要充分理解國家對于園區的相關政策。經過20多年的發展,化工園區已成為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載體。如何合理規劃、建設化工園區,直接影響著化工產業的發展。
一、信息化和智能化很重要
信息技術如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讓人應接不暇,可以說信息化和智能化是新建和搬遷化工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彎道超車的重要技術手段和途徑。
園區企業首先要明確這些技術與企業發展戰略的關系,其次要找到企業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企業核心關注點要放在如何借助信息化技術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與生產運營效率上。
二、產業集群的循環經濟是園區發展根本
園區規劃要堅持循環經濟理念,進行集群化發展和上下游一體化發展,延伸產業鏈,追求高附加值,提高園區整個產業系統的穩定性,避免單環節的問題對整個產業系統造成很大影響。
三、綠色環保發展是生態園區的基石
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2016年9月14日,工信部發布了《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簡稱《實施指南》)
到2020年,計劃創建100家綠色工業園區。園區應該主動建設和改造園區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和智能微電網,推行循環生產方式,促進企業、園區、行業間鏈接共生、原料互供、資源共享,拓展不同產業固廢協同、能源轉換、廢棄物再資源化等功能,創新工業行業間及與社會間的生態鏈接模式。
化工園區、工業園區、醫藥產業園區別
工業園區是劃定一定范圍的土地,并先行予以規劃,以專供工業設施設置、使用的地區,各地根據具體情況又將園區內細劃分機械工業園、食品工業園、化工園等,是工業集聚園區的總稱。
化工園區就是以化工產業為主的工業園區。化工園區是現代化學工業為適應資源或原料轉換,順應大型化、集約化、最優化、經營國際化和效益最大化發展趨勢的產物。國外發達國家在二戰結束后就興起了化工產業帶的建設,促進了戰后經濟恢復和騰飛。
醫藥園區就是以醫藥企業為主的園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