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部經濟是一種經濟形態,是指某區域由于特有的優勢資源吸引企業總部集群布局,形成總部集聚效應,并通過“總部-制造基地”功能鏈條輻射帶動生產制造基地所在區域發展,由此實現不同區域的分工協作與資源優化配置。
人類社會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展到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交通、信息、科技、生態的發展水平突破了傳統的地域限制,表現為三方面,一是信息經濟較充分發展。網絡及通訊技術的普及,使得企業內部信息傳遞和組織成本大大降低,企業有條件實現內部不同組織的空間分離。二是企業在發展中對于戰略資源的需求地位上升。隨著企業規模擴大和市場競爭加劇,對于戰略資源(信息、高級人才、科研成果等)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三是在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不同區域之間,兩類資源的稟賦存在差異。在發達的中心城市,戰略資源密集,其獲取的成本較低;在欠發達地區,常規資源密集,其獲取的成本較低。從而形成了眾多跨地域經營的企業決策機構。在此基礎下,北京社會科學院趙弘主任于2003年提出“總部經濟”的概念,并出版了我國第一部總部經濟理論專著——《總部經濟》。在總部經濟概念提出后的兩年多時間里,先后有北京、上海、武漢、青島等十幾個城市旗幟鮮明地提出發展總部經濟,總部經濟進入了理論與實踐齊頭并進的發展階段。

排名 | 2012年 | 2011年 | 2010年 |
1 | 北京 | 北京 | 北京 |
2 | 上海 | 上海 | 上海 |
3 | 深圳 | 深圳 | 廣州 |
4 | 廣州 | 廣州 | 深圳 |
5 | 杭州 | 杭州 | 杭州 |
6 | 天津 | 天津 | 南京 |
7 | 南京 | 南京 | 天津 |
8 | 成都 | 成都 | 成都 |
9 | 武漢 | 武漢 | 武漢 |
10 | 寧波 | 重慶 | 青島 |

企業的產品制造功能可直接帶來欠發達地區產業經濟總量的迅速增加,同時,制造基地的形成還能為欠發達地區帶來產業聚集效應和產業乘數效應,從而繼續放大區域產業總量。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制造基地的落戶,可使所在地的各種經濟資源得以迅速激活,加快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步伐。
一般而言,制造基地所需的普通勞動力要實現本土化,即充分利用當地的人力資源,這將進一步擴大區域的就業總量。制造基地通過學習培訓、技術推廣等方式,培育熟練的生產技術人才和企業管理人才;制造基地生產技術的溢出效應及競爭機制,還將推動生產基地人才素質的提升和外地人才向該區域涌入,促使欠發達地區就業結構趨向高級化。
制造基地的企業大部分屬于加工制造業,特別是跨國公司或大型企業集團設立的加工制造企業,具有投資規模大、生產資料流動量大、市場交易量大等共性,這類企業創造的利潤和稅收數額不菲。此外,制造基地一經落戶,固定資產的天然弱流動性決定了此類稅源大戶的穩定性和長期性。
制造基地可從4個方面來影響區域消費總量:企業職工的個人生活消費總量,企業集體新增的消費總量,制造基地形成或入駐而新增的社會公共消費總量,制造基地的關聯產業及其就業人數的增加帶來的區域消費量的提升。欠發達地區如果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結構升級的機遇,承接其制造基地轉移,形成比較優勢的產業集群,增強加工配套能力,是區域經濟從欠發達走向發達成熟的重要路徑。
總部經濟聚集區的分類比較復雜,不同類型的總部經濟聚集區之間又存在一定的交叉,有些總部經濟聚集區的特點并不十分鮮明,但是依據不同的分類標準仍然可以對總部經濟聚集區進行不同的分類。根據產業的構成,可將總部經濟聚集區劃分為混合產業總部經濟聚集區和特色產業總部經濟聚集區;根據發展模式的不同,可劃分為市場主導型總部經濟聚集區和政府引導型總部經濟聚集區。



稅收貢獻效應:由于結算中心一般設在總部,因此有一部分稅收會上交在總部所在地,這就是企業稅收的貢獻。企業總部員工的個人所得稅效應的收入一般都在幾千上萬或者更多,因此個人所得稅也是當地的稅收來源。
消費帶動效應:一個總部的研發、生產、投入、交通、通訊以及其他各種消費都會在這個區域實現,同時,公司總部的高級白領階層的消費包括他們的旅游、健身、娛樂及子女教育等等也會在這個地區實現,而且這個消費是比一般人的消費高得多。
社會資本效應:一個地區總部越密集,說明這個城市的生活越優越,同時會帶來城市文化的多元與融合,使得城市的開放度更高。也就是說,這個城市將會更快地融入國際化中。一個地區總部越密集,說明這個城市的條件越優越,越能吸引企業總部,使城市設施條件更趨完善,促進城市發展。
勞動就業效應:商務服務產生的就業與生活服務產生的就業將會大大增加。一個地區的服務不僅可以帶動就業,而且與整個經濟的繁榮、城市的基礎設施以及其他住宅、物業、綠化等等這方面的服務也需要,這樣產生了新的就業。
產業乘數效應 :即產業重塑。一個總部,特別是一個制造業總部入住一個區域,與他相配套的各種服務業,如說傳媒、公關、律師等增值性的服務業將會加快發展,這樣可以提高區域的第三產業水平。
總部經濟作為一種經濟形態,其經濟效應是十分明顯的,它透過稅收貢獻效應以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等稅種為所在地區帶來豐厚的稅收回報;透過產業乘數效應擴大所在區域的經濟總量,提升第三產業發展水平;透過消費帶動作用,刺激需求;透過勞動就業效應,不僅增加就業機會,同時提升就業結構,增加高智力就業;透過社會資本效應,改善一個區域的形象,提升區域品牌。作為總部經濟集中體現的總部經濟聚集區,它的高端性、知識性、關聯性等特征使其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企業總部一般從事的是決策、管理、研發、營銷等知識型勞動,具有占地面積小,單位面積的增加值、稅收、就業等指標高,產出貢獻大的特點,企業總部聚集發展,尤其是總部經濟聚集區的形成,提高了中心城區經濟的集約性,有利于城市經濟總量的增長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在總部經濟模式下,大城市不具備資源優勢的生產制造環節大量遷離,使得中心城區突破了土地、能源、水等常規資源的約束。同時,企業總部在聚集區內集聚,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城市特別是中心城區的優勢資源,使城市戰略資源進一步聚集,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詳情
隨著現代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空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中心城區制造業不斷遷離,造成城市的空心化,城市產業更替與產業接續方興未艾。各類企業總部在城市的特定區域聚集并形成總部經濟聚集區,一方面發揮了中心城區的戰略資源優勢,促進了制造業向高端環節升級和延伸,提升了制造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產生了巨大的現代服務業需求,填補了制造業遷出后中心城區的產業空白,并且在聚集區內戰略資源的支撐下,大大促進了現代服務業的集群化發展。...詳情
總部經濟聚集區歸根結底是一種創新性集群隨著產業集聚對技術創新和非技術創新的作用越來越大,創新政策研究中逐漸用創新集群(innovative cluster)來替代產業集群,集群在這里用作科技政策或創新政策的術語。實際上,所謂創新集群,是區別于低成本的產業集群(即低端集群)而言的,是指創新性的產業集群或基于創新的產業集群。...詳情
總部經濟聚集區作為城市的制高點,其空間的短缺是無法避免的瓶頸,因此世界上絕大多數聚集區都采用了高層建筑的方式,發展樓宇經濟,并因此伴生了很多城市地標。例如上海浦東新區,其高層建筑的高度和數量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屈指可數,這不僅代表了城市建設的水平,也是城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詳情
我國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發展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我國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矛盾和問題也日益突出,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和區域差距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詳情

我國總部經濟聚集區的發展非常迅猛,全國主要中心城市都建立了相應的載體,有些如北京商務中心區(CBD)、上海陸家嘴等逐步躋身于世界知名總部經濟聚集區行列。但從總體上看,層次不高,發展不均衡,以及影響力、輻射力較弱等,仍是當前我國總部經濟聚集區建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首先,對總部經濟的認識不完整,重視總部而輕視制造基地,或在“工業是國民經濟的火車頭”的路徑依賴下,片面重視制造基地而輕視總部。 其次,片面追求總部地產建設的短期效益。在我國的GDP構成中,投資和進出口凈額的占比高達65%,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占比高達522%,居民消費不足40%(2007年統計),而國際上大多數國家的GDP構成中居民消費占比在70%左右。由于投資對GDP的驅動作用,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增長,在各種經濟活動中以投資為首要取向,在總部經濟尤其是聚集區建設中片面強調總部地產的投資和建設,忽視了構建總部經濟聚集區發展的基本環境,使得總部經濟聚集區建設演變為政府推動GDP的政績工程。
首先,缺乏統一規劃,每個中心城市的總部經濟聚集區都有一定規模,相互間的差異定位、協調發展不夠。 其次,地方稅收分成議價機制的缺失,阻礙了區域經濟以“總部-制造基地”的模式互動發展。
總部經濟聚集區是企業總部云集的空間區域,各種類型的企業總部對現代服務業提出了巨大的需求,當一個特定地區的相關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無法滿足其對應的企業總部類型時,總部經濟聚集區的發展將受到阻礙,甚至遷離。我國大部分中心城市的總部經濟聚集區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尚難以滿足企業總部的需求,尤其是金融、物流、會計、法律等生產性服務業層次較低,業務種類單一,難以適應企業總部的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
總部經濟聚集區的發展有其特有的規律,根據其業態的發展,分為以零售業為主的萌芽階段、中心商業與商務辦公平衡的成長階段和以商務辦公為主的成熟階段。在總部經濟聚集區發展的不同階段,開發建設的重點也是不同的。目前,我國北京、上海的一些著名商務區處于商務辦公為主的成熟階段,其發展重點在于如何降低擁擠成本、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聚集區的品牌建設和完善商務配套功能等。而我國大多數城市的總部經濟聚集區處于以商貿零售業為主的萌芽階段,其發展重點在于中心商業的提升和商務空間的開發建設。而我國有些城市和地區忽視自身的發展階段及其特點,盲目追求高端商務,希望跨過成長階段一蹴而就,這種傾向使得部分總部經濟聚集區的建設陷入了大搞總部地產、盲目發展高端行業的誤區,最終只能演變為低層次的重復建設,浪費了中心城區的寶貴空間。
總部經濟聚集區是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因此其開發建設也必須尊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市場自發形成的聚集區就充分體現了市場規律的重要性,即使是政府規劃引導建設的,也不能不顧市場需求而盲目開發建設。
同時,總部經濟聚集區的建設周期往往長達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是一個長期的滾動開發建設過程,因此,注重聚集區以及城市經濟發展的階段性,進行科學性、超前性、綜合性的規劃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明確聚集區定位、引導聚集區進行合理的空間布局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在政府規劃引導聚集區建設中得到很好的體現。
總部經濟聚集區是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因此其開發建設也必須尊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市場自發形成的聚集區就充分體現了市場規律的重要性,即使是政府規劃引導建設的,也不能不顧市場需求而盲目開發建設。
同時,總部經濟聚集區的建設周期往往長達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是一個長期的滾動開發建設過程,因此,注重聚集區以及城市經濟發展的階段性,進行科學性、超前性、綜合性的規劃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明確聚集區定位、引導聚集區進行合理的空間布局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在政府規劃引導聚集區建設中得到很好的體現。...詳情
總部經濟聚集區是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因此其開發建設也必須尊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市場自發形成的聚集區就充分體現了市場規律的重要性,即使是政府規劃引導建設的,也不能不顧市場需求而盲目開發建設。
同時,總部經濟聚集區的建設周期往往長達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是一個長期的滾動開發建設過程,因此,注重聚集區以及城市經濟發展的階段性,進行科學性、超前性、綜合性的規劃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明確聚集區定位、引導聚集區進行合理的空間布局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在政府規劃引導聚集區建設中得到很好的體現。...詳情
總部經濟聚集區是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因此其開發建設也必須尊重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市場自發形成的聚集區就充分體現了市場規律的重要性,即使是政府規劃引導建設的,也不能不顧市場需求而盲目開發建設。
同時,總部經濟聚集區的建設周期往往長達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是一個長期的滾動開發建設過程,因此,注重聚集區以及城市經濟發展的階段性,進行科學性、超前性、綜合性的規劃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明確聚集區定位、引導聚集區進行合理的空間布局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在政府規劃引導聚集區建設中得到很好的體現。...詳情

- 發展案例
-
- 園區規劃廣州總部經濟聚集區
- 園區規劃上海總部經濟聚集區
- 園區規劃北京總部經濟聚集區
- 園區規劃天津市寶坻區物流園區總體規劃
- 相關閱讀
-
- 園區規劃光谷金融信息港發展規劃
- 園區規劃合肥循環經濟園發展規劃
- 園區規劃洛龍科技園區總體發展規劃
- 園區規劃山東魯南高科技化工基地園區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