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區位于首都國際機場西側1公里,總體規劃面積2.726平方公里,一期規劃面積1.251平方公里。建有1萬平方米驗貨場,1萬平方米監管庫,3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市政設施達到"六通一平"。

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區于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為全國首批15個出口加工區試點之一,是首都北京唯一的國家級出口加工區。出口加工區為海關實施封閉管理的特殊區域,實行"境內關外"的監管模式,在出口加工區內可設立:
1.出口加工企業;
2.專為出口加工企業生產提供服務的倉儲企業;
3.經海關核準專門從事加工區內貨物進出的運輸業;
4.出口加工區鼓勵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光機電一體化產業、新材料產業及其它各類高科技產業。
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區將以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礎設施、優惠的投資政策、優質高效的服務、按照國際慣例運行操作。為出口加工型企業提供更為寬松和便利的生產經營環境。
通關模式
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區設有專門的海關及檢驗檢疫辦事機構,可以為加工區內企業、天竺和后沙峪兩個地區辦事處提供相關服務。海關專門開發了出口加工區管理系統,對監管模式進行了重大改革,把通常進出口貨物需要多個部門審批、辦理多道手續簡化為一個環節、一道手續;在出口加工區內不實行進出口配額及許可證管理。這些都為入區企業實現零庫存生產、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創造了有利條件。
另外,海關在加工區取消保證金臺帳制度,取消報關手冊,進行電子賬冊管理,實行“一次申報、一次審單、一次查驗”的新型通關模式;出口加工區卡口基本具備了口岸功能,企業貨物進出口從主管海關到口岸海關實行計算機聯網管理,并可以24小時報關;在核銷方面實現計算機滾動核銷,每半年核銷一次。天竺出口加工區海關為確保加工區的進出口通道暢通,陸續開通了:
加工區與天津口岸的直接轉關通道;
加工區與首都機場海關直通式的空運貨物進出境通道;
加工區與上海海關的散裝貨物出口通道。
這些新型的審批、監管、通關、核銷管理模式為加工區內企業提供了最為快捷的通關便利。
中機院致力于各類自由貿易區(港)、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口岸經濟區、臨空經濟區、陸港經濟“一帶一路”發展項目的研究、規劃及招商運營。先后為滿洲里、天竺、楊凌綜合保稅區進行規劃;于北京新機場、武漢、張掖等地規劃臨空產業經濟建設;于成都、菏澤、安寧等地規劃陸港經濟產業建設;為泰州、孝感、貴陽、霍爾果斯等地進行經濟開發區規劃。均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成為當地產業(園區)經濟建設的行動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