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預制裝配式建筑存在各地評價標準口徑不一等問題,全國人大代表陳錦石建議:“可充分借鑒發達國家NPC技術體系,在降低成本、施工便捷、安全等領域加大研發,不斷完善預制裝配式建筑產業管理體系,推動預制裝配式建筑產業更好發展。”
01加強建筑施工企業產業化工人隊伍建設
陳錦石指出,目前雖然對勞務分包企業的基本資質有要求,但對勞務分包企業的管理、考核和評價未進行系統的制度設計。在勞務分包企業的運行過程中,缺乏系統而明確的跟蹤管理措施,很難對勞務分包企業資質、隊伍素質進行嚴格監督和準確審查,導致勞務分包企業拼湊業績、網羅人員便能辦到資質。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都處于勞動人口不斷增長的過程中,但自2018年起,中國就業人口進入負增長階段,而隨著教育普及度的提高,選擇以建筑工人就業的人員更加短缺,勞務價格逐年快速攀升。
而建筑業都是人隨項目走,人員流動性大,培訓的對象不確定、責任主體也難以明確,對勞務人員上崗素質更難以把握。加上農村務工人員,幾乎是丟了鐮刀便拿瓦刀,紀律性較差,自由散漫,與建筑產業所需的素質存在很大的差距。
此外,勞務人員的流動性較大,也缺乏統一、專業的培訓機制,導致勞務人員的任職資格缺乏明確的標準,企業在招工時缺乏參照標準進行招工與定價。
陳錦石指出,由于建筑從業人員流動性大,普遍存在勞務公司不與勞務工人簽訂勞動合同,更不用說勞務企業給勞務工人辦理養老、失業、醫療、工傷等保險。農民工因缺乏歸屬感和社會保障,不僅不利于企業和社會的穩定,也很難形成穩定的建筑業產業隊伍。
基于此,陳錦石建議,進一步加強各行各業各類技校建設,建筑工人必須通過技校畢業、職業資格認證后上崗,培養高技術水平產業工人,適應不斷升級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需要;建立建筑勞務行業協會,牽頭產業工人培訓職業資格認證體系建設;深化勞務用工制度改革,做實專業化實體化勞務公司,強化對勞務專業企業的改革與扶持。
02推動預制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
目前,預制裝配式建筑有了顯著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預制裝配式建筑各地評價標準口徑不一,預制裝配式深化設計人員執業資格認證制度缺失,推廣使用豎向預制結構構件的進展十分緩慢,推廣使用的輕質隔墻板技術還需不斷完善和改進。
對此,陳錦石建議,充分借鑒發達國家NPC技術體系,在降低成本、施工便捷、安全等領域加大研發,不斷完善預制裝配式建筑產業管理體系,推動預制裝配式建筑產業更好發展。
在具體做法上,陳錦石指出,一方面,加快落實預制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的統一性,并且完善評價標準的條文解讀。組織行業從業人員統一宣貫和培訓。各地預制裝配式建筑評定專家需經住建部統一培訓、認證,并取得認證資格。對預制裝配式建筑深化設計人員從結構設計、構件加工、構件運輸、構件吊裝等維度進行資格認證,必須持證上崗。
另一方面,各主管部門聯合企業做好培訓和推廣工作,制定完整的施工工藝技術規范和質量監督體系,形成完善的規范標準。預制裝配式建筑優先采用EPC總承包,從設計-采購-施工全方位把控產品質量,真正實現全過程、全專業綜合高效管理,實現裝配式建筑全面穩步健康發展。繼續加大對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究,消除目前存在的質量通病問題。完善國內現有圖集和施工操作手冊,增加常見質量問題的處理措施。
03支持環保與節能產業發展
此外,陳錦石指出,目前中國污染防治壓力仍然較大。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以公路貨運為主的運輸結構尚未根本改變。城市污水管網不配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農業農村污染防治、自然生態和海洋生態環境監管基礎薄弱,生態環境治理投入不足和渠道單一等問題突出。此外,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定力不足。
對此,陳錦石建議,理性發展新能源行業,對于尚未完全實現市場化的產業(如光伏產業),繼續實行稅收減免、補貼等支持政策,且保證補貼政策的持續性,補貼退坡要提前制定計劃,不能搞緊急剎車;出臺一系列促進和保護新能源事業發展的法規與政策,進一步提高新能源應用比重。對高能耗行業,參照汽車行業,設立強制碳積分管理與交易機制,用市場化手段來支持新能源事業發展;加大鼓勵并推廣循環經濟應用,減少資源浪費。可以對汽車動力電池梯次應用領域給予政策支持;在消費應用端加大環保與節能產品的使用,在加強環境保護的同時,也能作為下階段經濟刺激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