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從寧夏回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該區首部BIM標準——《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應用標準》(DB64/T1912-2023)日前獲批準發布,于11月8日起正式實施。
據了解,BIM技術對于一個建筑項目而言就如同飛機的“黑匣子”,能記錄建筑的“身體狀況”和勞動數據,同時借助可視化三維模型,幫助項目管理者分析局勢、發號施令,并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共享和信息化管理。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應用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主要內容包括實施要求、勘察設計階段應用、施工圖審查、深化設計階段應用、施工實施階段應用、裝配式建筑應用、施工監理應用、交付標準、運維階段應用、協同管理平臺等。
“在新發展理念和‘雙碳’目標的要求下,建筑業正蹄疾步穩實現現代化轉型。目前在城市建設中,BIM技術已開始大顯身手,寧夏也及時快速踏入這一新賽道。”業內人士分析,《標準》作為我區房屋建筑工程BIM系列標準中的母本,對加快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夯實標準化和數字化基礎、推動工程建設全過程數字化成果交付和應用有重要意義,適用于我區新建、擴建和改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全生命期的BIM技術應用。
“《標準》的發布實施順應行業發展需求,將加速推進BIM技術在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項目中的應用,保障BIM應用和交付成果的質量,促進全生命期信息的共享和交換,加快設計、施工、運營管理協調發展,提升工程品質和投資效益,同時也將為CIM平臺構建打下堅實基礎,為城市的智慧發展管理提供有力支撐。”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裝配式建筑施工現場安全技術規程》《綠色建筑工程驗收標準》《多功能桿智能系統技術與工程建設規程》等6項工程建設地方標準也獲批發布。標準“組合拳”在確保BIM技術推廣應用的如期實施、不斷完善工程建設地方標準體系的同時,也為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生產方式變革、促進建筑業發展量質齊升“增智添力”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