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智能制造50強排行榜。其中,5家湖南企業入選,分別是三一集團、中聯重科、藍思科技、楚天科技、山河智能。
隨著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成為我省制造型企業搶占發展機遇的制高點和主攻方向。
發展智能制造需要“軟硬結合”。藍思科技通過自研關鍵生產設備和發展工業互聯網,實現產線布局線體化、產品制造自動化和生產控制云端化。比如藍寶石長晶車間上千臺設備的運行狀態全部連線到云端服務器,除周期性維護操作外,完全實現大數據模型的智能化自動生產。
山河智能的全系列智能產品和全生命周期數字化集成的“智造”模式,走在行業前列。山河智能在行業內率先實現遙控挖掘機批量工程化應用和銷售,并研發推出全球首臺5G+遙控旋挖鉆機、5G+智能鉆機等;融合智能鑿巖鉆機、無人礦用卡車、破碎篩分設備以及智慧礦山施工管理平臺,提供成套智慧礦山裝備解決方案。
“50強”中,湖南企業占據十分之一。中國中車、特變電工、比亞迪等央企和大型企業在湖南也有智能元素閃耀。中車株機在全球率先實現轉向架制造的全流程數字化,衡變公司投資新建了全國輸變電行業首家5G智慧工廠。長沙比亞迪依托智造形成強大生產力,每3分鐘下線一套DM-i超級混動系統的電動總成,全面配套比亞迪汽車所有DM-i車型。
2021中國智能制造50強排行榜
排行 | 企業 | 備注 |
1 | 海爾集團 | 家電行業智能制造 |
2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 工業大數據系統、機器視覺智能系統、智能設備等 |
3 | 華為 | 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 |
4 | 比亞迪 | 研發信息化、生產數字化、產品智能化 |
5 | 美的集團 | 通過MBS、自動化和信息化打造智能制造工廠 |
6 | 京東方 | 設計制造一體化智能制造新模式 |
7 | 中國中車 | 軌道交通裝備數字化智能化 |
8 | 阿里巴巴集團 | 阿里云IoT |
9 | 大疆創新 | 基于無人機技術的智能化行業解決方案 |
10 | 寧德時代 | 電池智能制造 |
11 | ??低?/td> | 數字安防產品智能制造 |
12 |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 | 打造智慧鋼廠 |
13 | 三一集團 | 離散制造業智能化、電動化、無人化 |
14 | 中國船舶 | 電子信息與智能裝備 |
15 | 中國商飛 | 5G引領大飛機智能制造 |
16 | 中聯重科 | 工程機械先進制造智慧智能 |
17 | 格力電器 | 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智能物流倉儲設備等智能裝備 |
18 | 濰柴動力 | 國六重型發動機“黑燈工廠” |
19 | 廣汽集團 | 廣汽埃安智能生態工廠 |
20 | 烽火通信 | 5G通信網核心設備智能制造 |
21 | 歌爾股份 | 智能倉儲、供應鏈可視化等 |
22 | 吉利控股 | 汽車制造引入5G、MEC、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 |
23 | 福耀玻璃 | 汽車玻璃智能制造 |
24 | TCL | 顯示面板智能工廠建設 |
25 | 正泰電器 | 跨區域數字化制造體系 |
26 | 特變電工 | 基于AI/AR和5G技術的智能工廠 |
27 | 長飛光纖 | 5G+光云工業互聯網平臺 |
28 | 四川長虹 | “5G+工業互聯網”生產線 |
29 | 科沃斯 | 互聯家庭智能設備 |
30 | 藍思科技 | “藍思云”工業互聯網平臺 |
31 | 徐工機械 | 智慧工業園區、5G全價值鏈智能工廠 |
32 | 中控技術 | 流程工業自動化 |
33 | 大族激光 | 激光、機器人及自動化領域智能制造解決方案 |
34 | 亨通光電 | 光纖通信產業鏈全套智能化裝備及控制軟件 |
35 | 埃斯頓 | 工業自動化、工業機器人、工業數字化 |
36 | 科大智能 | 智能機器人、智能裝備、智能電網終端設備等 |
37 | 新松機器人 | 機器人產品線及工業4.0整體解決方案 |
38 | 上海機電 | 機電一體化、工業自動化 |
39 | 柳工機械 | “全面智能化”戰略 |
40 | 楚天科技 | 智慧醫藥工廠,智能物流、智能倉儲、智能信息化 |
41 | 山河智能 | 高端工程裝備 |
42 | 同方威視 | 安檢設備智能制造 |
43 | 康尼機電 | 推進智能制造與研發、管理、服務全方位融合 |
44 | 拓斯達 | 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 |
45 | 華中數控 | 數控系統、工業機器人 |
46 | 星網元智 | 智慧工廠規劃、工業軟件、AI工業硬件等 |
47 | 圖靈智造 | 工業機器人生產、制造一體化 |
48 | 新時達 | 工業機器人 |
49 | 藍英裝備 | 數字化工廠、工業4.0全廠物流自動化 |
50 | 康碩集團 | 關鍵零部件領域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