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鄂州市長港河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帶首批40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建設,涵蓋流域綜合治理、武昌魚產業鏈、基礎設施、農文旅融合等四大板塊,總投資達50.74億元。項目將依托EOD模式進行市場化運作,以生態環境治理提升關聯產業經營收益,以產業增值收益反哺生態環境治理投入,打通“兩山”轉化通道,為鄂州建設全國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注入強勁動能。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兵,市委副書記、市長王璽瑋,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杜文清,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汪小波,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王時文出席開工活動。
打造長港河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帶是我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目標,以流域綜合治理為抓手,推動長港河流域從一時美向持久美、從局部美向全域美邁進,建設全國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有力措施。項目將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開發一體設計、一體實施、一體落地,加速“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化,探索生態與經濟雙贏的發展路徑。
此次集中開工的項目中,包含流域綜合治理類項目9個,總投資17.30億元。重點實施全域國土整治、水生態修復、污水治理、護坡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推動長港河水環境和水生態質量全面提升,水質長期穩定保持Ⅱ類標準以上,防洪排澇能力不斷增強,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廊道。
武昌魚產業類項目15個,總投資18.51億元。其中,高標準建設武昌魚研究院,著力打造全國第一、世界一流的武昌魚及淡水魚類科創平臺和研究中心;引進武昌魚產地倉、城市魚倉,通過二次吊水養殖提升活魚品質;建設2萬畝綠色示范標準化養殖基地,精養2斤以上武昌魚;建設智慧漁業設施項目,致力于打造集淡水魚類的智慧漁業裝備研發、生產、展銷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園區。
基礎設施類項目7個,總投資4.65億元。重點解決公共服務配套不足等痛點,新建一批便民服務中心、文化廣場、停車場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實施跨河強弱電線遷改、高壓線遷移,不斷改善城鄉人居環境,進一步滿足居民生活需求,提升生活品質。
農文旅融合發展類項目9個,總投資10.28億元。其中,武昌魚城市客廳項目著力打造示范帶建設的城市地標、引流源頭,帶動周邊樊口公園、樊口大閘、樊口老街共同發展。樊口老糧庫改造、方意渡古渡口藝術村、東港村農業科研實驗基地、旭東村武昌魚產學研基地、峒山鄉愁基地等項目,將喚醒各自內在資源優勢,為鄉村全面振興賦能。
市領導盧輝、張權,上海東方漁谷集團總裁張飛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