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空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浪潮下,日前,浙江省交通運輸廳、省財政廳聯合發布《關于公布浙江省低空經濟 “先飛區” 試點名單的通知》(簡稱《通知》),一場關于低空經濟發展的創新探索在浙江拉開帷幕。此次確定的杭州市余杭區、寧波市鄞州區等 11 個地區作為試點,肩負著積極探索、加快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低空經濟發展路徑和模式的重要使命。
《通知》圍繞低空經濟發展,擘畫了清晰且極具前瞻性的藍圖。在低空新基建建設領域,將大力推進各類低空基礎設施的科學規劃與高效建設,構建起完備且智能的低空立體網絡;在低空運行管理模式方面,積極探索創新管理機制,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管理理念,實現低空領域的有序、安全運行;在低空服務保障模式上,著力打造全方位、高品質的服務體系,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堅實支撐。通過在這些方面的積極探索實踐,力爭形成一系列具有示范意義的制度性成果,為全國低空經濟發展提供 “浙江經驗”。
在推動產業融合創新上,《通知》明確提出,要促進低空經濟與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視覺感知等前沿領域深度融合。通過加強科技攻關,鼓勵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大研發投入,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實現 “0 到 1” 的原始創新突破,讓低空經濟插上科技的翅膀。同時,推動低空飛行與城市物流、農村客貨郵、文體旅、農林作業等產業深度融合,挖掘低空經濟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潛力,推動 “10 到 100” 的商業化、規模化應用,讓低空經濟真正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此外,依托浙江獨特的山海資源稟賦,將低空經濟與山區、海洋治理有機結合,探索形成低空服務共富的改革成果,助力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
當前,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正逐步從概念走向實踐,從 “空中飛” 邁向 “落地用”。在眾多試點地區中,杭州市余杭區先行一步,精心打造 “市級低空核心設施+樞紐型公共起降點+末端起降點” 三級樞紐體系,依據不同場景的需求,科學合理地布設航線。截至目前,余杭區已建成 2 個公共起降點、62 個末端起降點,開通航線 86 條,這些基礎設施和航線的布局,為低空物流、空中游覽等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浙南山區,溫州市泰順、文成兩地攜手推進浙南山區低空立體交通縣域實踐 “先飛區” 項目,針對山區傳統出行方式不便、旅游模式單一的短板,打破縣域和領域限制,積極探索低空經濟賦能交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徑,通過開展低空旅游項目,不僅為游客帶來全新的旅游體驗,還提升了山區的交通便利性,為山區發展注入新活力,探索出迭代山區治理的創新模式。
作為浙江省首個獲批的 A 類通航機場,德清莫干山通用機場已形成涵蓋短途運輸、飛行培訓、航空制造的完整產業鏈。短途運輸業務方便了周邊地區居民的出行,飛行培訓為航空領域培養了大量專業人才,航空制造則推動了當地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安吉則采取統一規劃、分步建設的策略,大力建設直升機起降點、無人機機巢等設施,結合天子湖通用航空機場,構建起 “一主兩輔、八板塊、二十起降點” 的全域載人直升機基礎設施網絡和 “一核帶三片、五點串全城” 的全域無人機基礎配套設施。這一網絡和配套設施的構建,讓安吉在低空經濟發展中占據先機,為低空物流配送、農林植保作業等提供了有力的設施保障,促進了當地低空經濟的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