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農業循環經濟是一種生態經濟,是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在農業生產過程和農產品生命周期中減少資源的投入量和廢棄物的排放量,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到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中,實現農業資源持續利用、農業清潔生產,使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得以統一。江西是一個農業大省,但是,由于長期對農業掠奪性經營,片面追求實物產出量和經濟效益,忽視了經濟、社會、自然的協調發展,江西農業和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制約了農業的穩定、持續發展。同時,由于歷史和農業循環經濟正處于雛形階段等原因,江西發展農業循環經濟面臨著諸多問題,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如:耕地用地率不斷下降、土壤微量元素減少、水土流失嚴重、農業生態污染嚴重、高投入低效益、科技創新力度弱、盲目性生產等。因此,制定和實施適合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對于推進江西循環經濟建設、促進農業與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項目思路
中機院依據根據世界農業的走勢、我國農業發展現狀和江西省農業自然資源及社會經濟的發展現狀,結合經濟學相關理論,以發展循環經濟、改善江西生態環境為目標,從理論與實際兼顧的原則出發,瞄準現代農業的至高點,以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為切入點,建立農業循環經濟的農業產業內部循環模式,走豬一沼一菜(果)-生態莊園發展道路,總體規劃面積3000畝,建設集現代養豬、特種種植、生物質能源、農產品深加工、都市生態農業莊園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發展園區。工程一期規劃建設630畝,建設五個功能區,以現代生豬養殖為主的生豬養殖區;以生物質能源采集加工的沼氣生產采集區;以日光溫室栽培技術推廣為主的現代農業種植區;以中華鱘養殖為代表的現代立體養殖區和以滿足南昌市市民歸隱山林,回歸自然的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態農業莊園。
項目效果
該項目較有效落實了科學發展觀、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減輕農業資源與環境壓力、解決面源污染的舉措,農業循環經濟從2000年到2011年一直呈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