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為了更好地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謀求更好發展”的精神,結合實際,我們認為發展總部經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途徑,將充分發揮合肥市產業、技術和科教人才優勢,促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并進,以雙鳳工業園總部經濟園項目為載體,以研發、物流、營銷等產業高端環節為重點,以扶持政策和科學規劃為保障,以提升合肥市中心城市綜合環境為突破,堅持內外并舉、培育和引進相結合,加快培育壯大本地總部企業,積極吸引外資總部經濟體入住園區,努力形成錯位發展、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總部經濟新優勢。
進一步擴大對內開放和深化改革,在培育國內大中型總部及跨區、跨境、跨行業的功能性分支的同時,下大氣力扶持我省中小民營企業,發展和完善支撐總部經濟的配套體系,形成以民營經濟為基礎的、內外結合的總部經濟發展環境。
適應國內產業轉移的新趨勢、新特點,下大氣力逐步建立與國內大中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性中心、區域性投資控股公司、本地性大企業集團合作機制,使合肥雙鳳工業開發區總部經濟園區成為合肥市實踐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國際化、新型工業化、市場化和城鎮化的重要手段。
首先,鼓勵跨國公司和國內外大型企業集團在雙鳳工業園設立研發中心、采購中心、培訓中心、會展中心等,形成高端服務業企業總部集聚的基地;扶持綜合實力強的本地國有與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處于行業領先的優勢總部企業。
其次,以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知名品牌為重點,扶持具有一定綜合實力的本地國有與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處于行業領先的優勢總部企業,由低端制造向營運管理、市場營銷、技術研發等高端環節拓展。
通過建設雙鳳工業園總部經濟園項目,既可以加速推進中國合蚌蕪經濟特區的框架建設,又可以豐富合肥現代化大城市建設的內涵,同時,融入并帶動合肥北部地區的大發展,尤其是吸引安徽北部城市大中型公司的南移,落戶于該園區,可以大大提高長豐縣雙鳳工業園的投資環境和知名度,為我們帶來稅收共贏效益,消費增長、社會資本加速涌入、就業倍增、產業擴張等效應。
結合合肥雙鳳工業開發區的實際,中國中鐵集團、中國海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長豐縣雙鳳工業開發區、安徽金誠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經充分協商,且邀請國內外專家討論分析,決定在長豐縣雙鳳工業開發區投資建設雙鳳工業園總部經濟園。
項目思路
整個規劃地塊分為“企業研發中心區”、“企業總部區”和“企業交流中心區”三大區域,規劃區內在蒙城路和雙鳳大道之間,南起工業大道,往北依次是“企業交流區”、“企業總部區”和“企業研發區”。各區域之間以道路和綠化自然分隔,又有機聯系,功能上各自有其獨自功能又互為補充共同擔當著規劃區,以及雙鳳工業園區的研發中心功能和企業總部中心的功能和精神形象,打造著合肥乃至整個華中地區的工業區中心的新概念。
整個規劃區主要辦公入口設在工業大道上,并由兩條輔道共同配合完成園區主要的南北交通。三條道路有主有次,由南往北直指北端研發中心的高層商業內街及其道路系統,研發中心區和企業總部區以一條區內道路分隔和聯系兩大功能區,而企業總部區與企業交流區之間則以一條宜人的景觀道分隔和聯系。整個規劃區域道路分主干道、次干道和區內小路三個道路等級,并形成環路以滿足區內交通和消防的要求。區劃區域內實行人車分流、人性化設計,強調以人為本個性和獨立。
項目效果
1、該項目的產品更好地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謀求更好發展”的精神,加強總部經濟新優勢,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
2、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將最大化整合園區的經濟潛能,實現整個園區經濟與中國合蚌蕪區域經濟發展相協調,建立一個區域性具有國際投資和辦公價值的總部經濟基地。
3、本項目的承辦單位——安徽金誠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進行研發,有著強大的研發技術能力,具有順利實施本項目的技術保證。
4、項目規劃及投資分配合理。
本項目建設規劃,占地300畝左右,建設項目分兩期進行,總投資10億元以上,建設周期3年。
項目總用地面積:185758 M2 (其中:研發區用地51095 M2,企業總部區用地134663 M2)綜合容積率1.38。
項目總建筑面積256557.6M2(其中:商業建筑面積65947.6M2,高層辦公樓建筑面積44024.4M2,高層酒店公寓建筑面積34536.6M2)。
其中企業總部區總建筑面積112049M2(其中:企業總部建筑面積77976M2,展示中心建筑面積8268M2,企業交流中心建筑面積25805M2)。
5、經濟分析結果顯示:此項目只要達到50%的入住率,即按照5億的規模計算,可以增加雙鳳工業開發園區產值200億元以上,增加稅收20億元左右。上述數字表明,該項目的經濟效益良好,投資回收期短,抗風險能力較強。
6、從國家產業政策、市場需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調查和綜合分析后認為:本項目的建設是必要的,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