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十三五”開發區規劃從“整合提升、特色化發展、轉型升級、產城融合、開放合作”等層面對全區開發區提出要求,并指出“錫赤通”重點發展綠色能源與農畜,培育民族文化創業園中園,區域間開放合作發展。
產業定位
自治區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
存量轉型升級:農畜產品加工業+煤炭加工業
由傳統農畜產品加工向先進化、合作化加工發展:立足蒙東豐富的農畜特產資源,利用區域內較好的農畜加工業基礎,改造提升農畜產品加工業,加強與區域內農畜產品加工業企業的合作,大力引進高新技術農畜產品加工業項目,積極發展綠色、高端、有機農畜產品加工業。
依托全市煤炭資源和鍺資源優勢,加快推進以腐植酸加工為突破口的新型煤炭加工產業高端化發展,以鍺資源為依托,整合資源打造鍺產業聯盟,謀求鍺資源定價權和話語權,推進以鍺資源定價權+鍺深加工為主的鍺資源先行先試區。
蒙東大宗商品物流樞紐中心
發揮錫林盟府帶動作用,依托鐵路、口岸以及煤炭、農畜產品、礦產品等產品優勢,引進和培育物流企業,以煤電、煤化工、綠色農畜產品、裝備制造及加工產品輸出和進出口貿易為重點,加強與呼包鄂、環渤海、東北經濟區及蒙俄地區的物流協作,打造成蒙東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物流集散地,以推動地區工業轉型和升級發展。
通過鐵路和公路聯運,加快錫盟優勢煤炭、農畜產品、礦產品、工程機械、建材等大宗商品向蒙俄集散,通過商貿平臺建設,支持蒙東、京津翼、東北優勢大宗商品在錫林集聚,再向蒙俄集散和分撥,以此來建成區域大宗商品的運輸和交易中心。
錫林浩特市產業創新集聚高地
以畜產品加工、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為核心,以科技成果轉化為帶動,“產、學、研、用”為紐帶,通過創新驅動,推進產品升級,提升產品附加值,發展高端化、系統化產品,優先推進鍺基新材料和農畜產品加工為主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利用區位優勢,創新合作模式:發揮錫林的區位優勢,積極承接京津產業轉移,打造錫林新增長極的戰略機遇,加強與京津新材料、新型建材合作,創新共建共享、“飛地經濟”等合作模式,積極發展低碳、生態、環保的綠色新興產業。
發展戰略
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全球鏈接為路徑,以綠色發展為根本,加快推進經開區產業集聚發展
發展思路
中機院項目組在編制中充分考慮要依托二連浩特中歐班列中通道,發揮區位交通優勢,創新渠道,提升服務,近期快速導入商貿物流,積極承接貿易加工產業,以物流發展推動本地工業轉型和升級發展,優先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以腐植酸加工為突破發展,做大做特,積極承接京津冀產業轉移,重點導入新型建材和家具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