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上饒市域,含上饒中心城市(信州區)及其下轄廣豐、玉山、婺源、弋陽、橫峰、鉛山、鄱陽、余干、萬年等9縣和代管的德興市,面積22791平方公里。
規劃年限:2003-2020年,其中近期考慮至2010年,并兼顧遠景至2020年。
項目思路
發展定位
我國中西部承接長浙閩產業轉移的優選區域和承東啟西的連接點,江西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東部門戶與支撐,贛浙閩皖四省交界區域的文化、商貿、信息、旅游與服務中心城市、生態城市和經濟強市。
產業化總體戰略
一、二、三產業并舉,實行產業綜合發展戰略。其中,大力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生態型產業發展;但同時為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的發展作好政策和空間的準備,為環境不友好產業的發展做好空間布局和污染治理方面的準備。
最優先發展產業門類目錄
1、第一產業中的生態型農業,包括糧食、蔬菜、水果等的綠色食品種植業、綠色水產業、綠色畜牧養殖業、花卉苗木業。繼續重視具有傳統優勢的糧食生產,促進其向生態型、高附加值方向進行結構調整。
2、第二產業中的精密制造業、金屬品加工制造業、綠色食品業、精細化工業、制藥業、建材、水電及竹木加工業等。
3、第三產業中的旅游業——尤其是生態休閑旅游和文化觀光旅游、教育文
化產業、商貿流通業、信息服務業和房地產業。
產業布局與經濟區
1、信江河谷地區:市域產業發展的綜合基地、重點發展區,以制造業為主體,文化教育、商貿物流、信息服務業、金融、房地產等第三產業并重,是市域內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的主要基地,可以按規劃適當布局勞動密集型、高耗能、大占地的二類工業區,同時在空間上做好接受對生態、社會環境要求較高的高新技術產業的準備。信江和滬瑞高速沿線地區規劃為本區產業空間的主要集中發展地區。其中,大上饒城鎮群地區是信江河谷板塊的中心,產業門類以制造業和文化、教育、商貿物流、信息服務業、金融等第三產業并重,并發展覆蓋商務、商鋪、標準廠房、高檔居住和經濟型居住等各種物業類型的綜合性房地產業。上饒中心城市是綜合產業發展區,全面發展制造業和第三產業,市區西部的旭日工業新城可以適當布局二類工業。廣豐以特色加工制造業為主導,玉山以特色加工制造業和旅游服務業為主導。沙溪和湖豐鎮共同構成一個行政管理主體分離但產業和空間協調發展的物流和工貿組團。德興、橫峰、鉛山、弋陽為信江河谷板塊大上饒城鎮群地區以外的四個制造產業城市。
2、濱湖地區:以生態產業和集中布局的特色加工制造業為主的產業發展區。本區的生態產業包括生態農業、水產業、綠色食品加工業和旅游業。區內的制造業包括有色金屬工業、食品工業、紡織工業、建材工業,首要集中布局于三個中心城市:鄱陽、余干和萬年,其次,在主要交通干道沿線選擇若干重點鎮作為工業小城鎮。
3、婺德三清地區:以旅游業為主導的產業發展區。發展圍繞旅游業的服務業、文化教育產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和生態能源產業,同時適度發展房地產業。
產業的外部協調與合作發展
1、大上饒城鎮群地區注重與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和浙江其它地區的接軌與合作,使之成為與這些地區制造業分工協作、緊密互動的工業發展區域,融入長三角國際制造業中心輻射帶動的緊密圈層網絡之中。
2、婺源三清地區主動與黃山地區共同構建山岳與徽文化景觀旅游產業區,使之成為其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分享知名度與客源,共同做大旅游市場。
3、濱湖地區通過加強環鄱陽湖地區的經濟協作和區域性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構建環鄱陽湖經濟圈,主動融入江西省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南昌九江地區,同時,尋求北部地區與景德鎮、南部地區與鷹潭的聯動發展機遇。在生態產業方面發揮優勢,并以發展特色加工制造業為突破口,注重產業發展的跨區域聯合,努力形成互惠互利的共同區域市場和產業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