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奉賢區是上海大都市的南部郊區,中心城人口與產業的疏解基地,上海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濱海現代化農業園區和生態旅游新區。
園區內包括以光儀電現代物流和特色農業為重點的濱海產業集聚區;海灣大學園區、上海化學工業區和國際大企業為標志的濱海知識創業區;森林水系、濱海景觀、歷史人文為特色的濱海生態居住區;游艇制造、游艇賽事、游艇服務為支撐的游艇經濟母港基地。
著力發揮奉賢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不斷提高創新能力,拓展經濟新生長點,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節約、清潔、安全發展之路,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保持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勢頭,把奉賢建設成為布局合理、功能協調、環境優美、實力強勁的社會主義新郊區和現代化濱海新城。爭取到“十一五”期末,綜合實力達到上海郊區發展的平均水平,到2020年達到上海郊區的先進水平。
項目思路
依據上海市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以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結合奉賢現狀,繼續推進以第二產業為主導、提升第三產業、優化第一產業的方針,基本形成二、三、一產業共同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局面,全面提高經濟的綜合競爭力。2010年,全區常住人口為80萬左右,其中城鎮人口50.7萬,城市化水平達到63%。城市建設用地約47.9平方公里。2020年,全區常住人口為95萬左右,其中城鎮人口80萬,城市化水平達到84%。城市建設用地約76平方公里。
城鎮體系規劃
整合完善原有四個層次的城鎮體系結構布局,提出新城——新市鎮——居民新村(包括居民社區、中心村、農村居民點)三級結構,構成城鎮和農村居住體系。奉賢區的三級城鎮體系為“1750”, 即一個新城——南橋新城;七個新市鎮——奉城鎮、海灣鎮,莊行鎮、柘林鎮、金匯鎮、青村鎮、四團鎮;被撤并的鎮區作為居住社區予以保留,根據實際需要再建若干個中心村,合計50個左右。
1、 城鎮建設用地
奉賢區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76平方公里左右,占全區總面積的11%。其中南橋新城的用地規模32平方公里左右,新城人均城鎮建設用地規劃指標為80平方米。新市鎮用地規模4—11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城鎮建設用地規劃指標為85平方米。
2、 工業用地
奉賢區內共有四大區屬工業區和兩個市屬工業區:
1)上海工業綜合開發區A區,占地25平方公里。
2)上海工業綜合開發區B區,占地20平方公里。
3)上海化學工業區奉賢分區,占地13平方公里。
4)上海海港綜合經濟開發區,占地12平方公里。
5)上海化學工業區,占地13平方公里(市屬)。
6)上海星火開發區,占地7平方公里(市屬)。
合計工業總用地為94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的13%,其中市屬園區20平方公里,區屬園區70平方公里,零星工業用地4平方公里。
3、 生態用地
規劃生態用地總面積約219.05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的31%。其中:片林129.97平方公里,河道防護綠地2.98平方公里,道路防護綠地57.80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防護綠帶18.20平方公里,高壓走廊防護綠地10.10平方公里。
4、 其它用地
奉賢區有農業園區用地14平方公里,旅游區用地38.06平方公里,農田等其它用地263.83平方公里,合計其它用地為315.89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的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