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不忘國防考量!”6 月初,云南省國動委領導對昆明市的城市建設 檢查調研后,給予了高度評價。
究竟是啥讓該市獲得如此贊譽?昆明警備區司令員蔣朝忠一語道破:一切歸功于軍民融合發 展的“昆明路徑”。
何謂“昆明路徑”?“昆明路徑”是昆明軍地貫徹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思想,探索總結出的在 思想認識、建設規劃、組織領導、工作機制、軍地資源、力量建設方面的“六個融合”,有效推 進了昆明經濟發展與部隊建設、地方所能與部隊所需、國防動員機制與軍事指揮機制等多方面的 融合發展。
大國防觀統領思想——
22 個融合發展項目彰顯國防考量 “融合發展工作運行如何?還有哪些矛盾和難題需要解決?”五一假期剛結束,昆明市委書記程連元就來到警備區,又一次與軍地人員共同調研和聚智破解相關問題。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掛帥,是‘昆明路徑’的一大特點。”警備區領導介紹說,每個季度,軍地主要領導和相關人員都要齊聚一堂,共同學習軍民融合發展的相關指示要求和科學理論, 提升思想認識,并對接軍地發展需求共同研究和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事項。年初以來,軍地先 后對 26 個項目申報單位進行會審,確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大項目有 22 個。
思想認識融合的深度,決定融合發展的力度。近年來,昆明市黨政領導在國家利益和國家安 全的統領下,形成了抓經濟建設是政績、抓國防建設同樣是政績的共識,建立起抓國防是己任的 大國防觀念。他們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協調小組,研究出臺了《關 于推動昆明市軍民融合發展的意見》等 20 余部行政規章,把軍民融合發展工作納入各級黨委議 事日程、納入政府工作職能、納入經濟發展規劃,促進國防建設在地方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中落 地見效。
在今年初昆明市召開的軍民融合年會上,專門增設了“產融結合”板塊,旨在匯聚“資本” 力量加速推進軍民融合。更令人振奮的是,昆明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隨后在網站發布消息:軍 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在為昆明建設發展助力的同時,也為駐昆部隊加快信息化建 設進程提速增效。
規劃建設科學統籌——
20 余項惠軍工程提升官兵“幸福指數” 記者在駐昆的多座軍營采訪發現,通信網絡升級改造后,官兵使用軍營網絡更迅捷、方便。
官兵們高興地說,駐昆部隊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軍民融合項目實施后,軍營里的網速倍增。 幾年來,昆明市在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過程中,將軍事需求和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總體規劃統籌考慮,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兼顧國防需求。市委、市政府在建設昆明新機 場、新城地鐵建設、三環線和繞城高速公路等重大項目時,對 12 項涉及國防建設的事項進行統籌。
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同步籌劃、同步落實、同步推進,互為一體、相得益彰。在重大項目規 劃建設兼顧國防功能的同時,昆明市還實施了惠軍工程。針對陸軍某旅、武警昆明黃金支隊官兵 出行難的問題,公交集團公司專門開通了 60 多公里的公交專線;針對部分人武部在高樓大廈中“進不去”“出不來”的問題,市委、市政府按照強軍目標要求選址新建,讓晉寧區、富民縣等 8 個人武部住進了交通便利、設施齊全的信息化、戰斗化新營區,20 余項惠軍工程提升了官兵“幸 福指數”。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昆明市按照“軍隊提需求、國動委搞協調、政府抓落實”的原則,先 后為 10 家駐昆部隊修建改造營區進出道路,方便了部隊快速機動;新建了一個占地 276 畝的民 兵綜合訓練基地,解決了民兵訓練基地短缺難題。
資源共享發揮效益——
30 余個民參軍項目助推“信息化軍營”升級5 月中旬,昆明市軍地相關人員結合城市發展變化,對他們共同研發的“城市重要目標數據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升級。記者看到,這套囊括了市內 300 多個重要目標數據參數的信息系統, 為地方規劃經濟發展和警備區加強城市防空、維穩處突等都提供了決策依據。
科研成果惠及軍地,這才是融合發展最想要的。昆明市委市政府按照共建軍民融合發展新格 局要求,出臺了《昆明市推動軍民融合發展改革實施方案》,把軍民兼容產業發展納入市場經濟 社會發展一并規劃、一并管理,激活了軍民技術對接發展的“一池春水”。去年,某預備役通信 團與昆明理工大學等單位攜手攻關,研發出一批數字化通信成果,不僅滿足了部隊平時和戰時的 通信保障要求,而且將其脫密轉移地方后,備受市場青睞。
資源共享,軍地共贏。幾年來,昆明市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按照讓民用技術和 裝備助推“信息化軍營”升級、為部隊戰斗力提升助力的思路,先后在電子信息、科研裝備等地 方優勢領域確定了 30 多個民參軍項目,圍繞部隊在作戰訓練、戰備值班、通用裝備動員等方面 的技術難題聯合攻關,真正為部隊建設作貢獻。
在作戰值班室,打開由地方某研究所幫助警備區研制開發的軍民通用裝備信息化動員系統, 只需輕點鼠標就能在大屏幕上看到以昆明金碧廣場為中心,方圓 30 公里的多家裝備科研機構、 裝備制造企業、軍民通用裝備分布等信息;由市水利局水文資料信息系統實時提供的信息數據, 為部隊作戰、訓練和搶險救災提供了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