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2018中國軍民融合投資發展論壇暨佛山產業對接會在北京召開,300多位來自政、商、學界的嘉賓就軍民融合戰略展開交流與對話。會上,與會專家學者以佛山作為典型區域,就軍民融合國家戰略下的佛山實踐進行了探討。有專家建議,佛山“探路”軍民融合要形成全國經驗,在全國形成可復制和推廣的模式。
有佛山業內人士指出,軍工科技成果在民用領域大有可為,“軍轉民”和“民參軍”的雙向轉移和良性互動,可有力推動產業轉型。那么,軍民融合佛山面向全國推介對接優勢何在?探路軍民融合,佛山又為全國軍民融合探索積累了哪些經驗?未來佛山該如何發力把軍民融合打造成為佛山產業“拳頭”?
探路:打造軍民融合新產業
在當天上午舉行的中國軍民融合投資發展論壇上,主辦方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李勇認為,軍民融合可以讓先進技術快速進入民用領域發揮作用,社會資本也可更好地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本次會議以佛山市作為一個典型區域,具體討論軍民融合的區域發展問題。”李勇稱,佛山市作為全國工業規模領先的一個重點城市,具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發展實力,相信也將給軍民融合落地發展帶來現實的投資合作機會。
“踐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是佛山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奮力一躍’。”會上,佛山市副市長許國表示,作為廣東乃至全國的傳統制造業重地,佛山自身有著巨大的轉型升級的訴求,當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邁進時,佛山這種制造業城市需要重構內在的資源體系,借助擁抱新經濟的契機,尋找到可以擔當佛山未來增長的新動能。
許國認為,佛山產業優勢與軍民融合邏輯高度契合。作為全球知名的制造業大市、民營經濟大市,在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過程中,佛山有著很多獨特優勢:如佛山制造業實力雄厚,工業體系完備等。2017年佛山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14萬億元,總量居全國第六位。目前,佛山軍民融合發展架構已初具規模,一批發展潛力與戰略意義兼具的軍民融合平臺和載體相繼落戶佛山,包括攜手中國能建集團共同開發建設總面積達95平方公里的佛山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等。
“未來,佛山將把軍民融合發展作為構建佛山創新體系新優勢的重要抓手和發展新興產業的重要依托和支撐,讓軍民融合真正成為佛山產業的一個名副其實的‘拳頭’。”許國稱,為此佛山也瞄準智能裝備制造、智能穿戴制造、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航天航空、新材料和新能源等六大領域,出臺針對性強的支持政策等,來培育壯大軍民融合產業。許國認為,一旦高精尖軍工技術廣泛在佛山轉化應用于佛山制造業,必將帶來巨大的跨越,實現傳統制造業向先進制造業的“華麗轉身”。
對接:保姆式服務提供支撐
下午,活動進入了“佛山時間”。在佛山產業對接會上,佛山市商務局副局長童全慶率領佛山五區相關負責人輪番上陣,從區位產業、投資環境、政府服務等方面全力推介佛山軍民融合環境。
現場,童全慶講述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城市故事和國際化營商環境,佛山政府貼心、實干形象給現場來賓留下深刻印象。此外,禪城、南海、順德等五區也輪番上陣,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進一步介紹了五區軍民融合戰略的實施情況及各區所制定的配套貼心服務和舉措。
佛山國防科技工業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推廣中心主任楊海東表示,中心主要是促進“軍轉民”和“民參軍”雙向轉移,成立一年來已經吸引30多個項目落戶。“佛山的產業配套能力很強,現在軍工有很多需求,很多產品在北京一些院校做出來之后,很快就在佛山找一個企業幫我生產制造出來,樣機快速做出來,這就是佛山的制造能力。” 楊海東透露,當天推介會上,已經有四五個項目有意向與中心合作,將在會后進一步洽談。
楊海東認為,佛山在引進項目的時候,佛山配套能力和制造能力很強是其優勢,可為企業節省購買機器設備等成本。另外佛山有家電等產業集群,好的技術存在很大的市場空間。“項目落地,無論是產業投資還是市場對接,我們通過保姆式的服務,為企業落戶提供支撐和支持。” 楊海東稱。
融合:600億元啟動資金
在本地企業廣亞鋁材的生產車間內,智能上下料設備——移動式智能物料搬運系統就是由廣亞鋁業聯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下屬的相關機構打造。這一智能化的生產線投產后不僅使得綜合能耗下降,還提升了成品率,民企與軍工資源對接帶來的推動作用已初步顯現。楊海東認為,軍工科技成果在民用領域大有可為,促進“軍轉民”和“民參軍”的雙向轉移和良性互動,可有力推動產業轉型。
事實上,在本次對接會之前,佛山一市五區合力主動對接大型央企、軍事院校、軍工集團等戰略資源,一批軍民融合平臺和載體相繼落戶佛山。去年9月15日,市政府與中國能建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規劃建設總面積達95平方公里的佛山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核心區。
記者了解到,佛山為此將設立總規模為2000億元人民幣的佛山軍民融合創新發展產業基金,目前首期啟動資金600億元人民幣已經到位,將重點支持軍民融合產業重大項目引進、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軍用技術轉移轉化等領域。今年2月底,佛山也成為廣東省第三個申報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的城市。
各區也呈現出“你追我趕”之勢。禪城區加快建設綠能裝備特色小鎮,打造佛山軍民融合產業基地,目前已培育柏克新能、寬普射頻、廣順電器、新光宏銳等逾15家“民參軍”重點企業,年產值達50億元。位于順德區的佛山市軍民融合產業園于今年4月2日正式揭牌,將聚集先進探測、空間與海洋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大數據平臺、高端制造和人工智能等六大產業方向,布局七大園區。而根據目標,到2020年,佛山要力爭建設成為全國軍民融合產業高度集聚、軍民技術轉化突出、基礎設施共享以及體制機制創新的先行地和示范區。
關注:佛山為全國提供哪些經驗?
佛山軍民融合有何優勢和經驗?在現場分享時,國家發改委國防動員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石偉以“佛山軍民融合發展的闖與創”為主題,分享了佛山探索軍民融合的經驗和模式。其認為,佛山軍民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徑,可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佛山擁有戰略地位重要、融合基礎雄厚、創新資源富集、共建基礎堅實、政商環境優越等獨特優勢。這是軍民融合的優勢和基礎,也是領先于其他省市發展比較好的基礎。”石偉稱,在此基礎上,佛山在“統”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見實效。
石偉認為,從佛山軍民融合的突破來看,有三大特點。一個是高起點謀劃,領導親自抓統籌安排,各部門協調,這個是重要的保障,也是基礎。第二是高標準實施,佛山軍民融合發展,無論是產業對接、項目落地、規劃設計都是體現了高標準,體現了佛山特點。第三就是高質量建設,軍民融合項目佛山落地,資金到位快。最后則是高效率,能在短時間內取得這么一個成果,出手快,效果大,無論是社會效益還是經濟效益非常明顯。
“從傳統意義上來講,佛山并沒有軍民融合方面的先天優勢。在這樣的條件下怎樣搞軍民融合,佛山的探索應該說為軍民融合發展提供了一個思路,甚至一個模式。”石偉說,佛山更多的是在供給側投入,來進行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另外更多的圍繞核心技術,共建零部件,發揮民營企業優勢,通過民營優勢來擴大自身交往。
佛山軍民融合發展帶來哪些啟示?石偉認為,第一,軍民融合不應簡單地以軍事需求和軍用技術為出發點,而是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從經濟出發來發力軍民融合的發展。另外,可圍繞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來尋求作為軍民融合的突破口。包括與軍事院校合作打造軍民協同創新平臺等。此外,就是建立軍民通用標準和技術規范等,來助力軍民融合發展。
個案:佛山企業為高鐵提供60%應急電源
站在軍民融合風口,民企也在借勢騰飛。總部位于禪城的佛山市柏克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電源制造企業。據介紹,全國高鐵60%的應急電源系統都是由柏克新能提供。“目前,我們的供電系統應急電源切換時間能做到1.2~1.8毫秒,而市面上的應急電源轉化時間是2毫秒至幾十毫秒。”佛山市柏克新能科技股份公司總裁葉德智表示,此外公司參與了中國路、中國橋、中國車、港珠澳大橋等一系列重點工程,成為佛山軍民融合的成功案例。
“多年來,公司一直為高可靠性、小批量、多品種的電源市場提供電源產品設計,相繼與海軍、陸軍及空軍等科研機構研發了相關產品。”葉德智表示,隨著軍民融合正式確立為國家戰略,國防需求加政策推動,公司電源核心技術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2017年,柏克新能經過一年的戰略調整,柏克新能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簽訂并購協議,正式加入國家隊。
現場在分享參與軍民融合項目的經驗和體會時,葉德智表示,由于軍民融合準入體系和門檻高,因此公司積極招募復合人才彌補人才短板,加速軍民兩用的融合。另外,公司還構建軍民體系和軍標創新體系,目前柏克新能已經建設了管理體系和保密體系,公司的研發生產均按照軍標體系。此外,柏克新能還積極與航天工程大學、研究所等機構開展技術交流合作。如合作開發軍工預制產品,實現直流電源等軍民兩用產業和技術的雙向轉移等。
專家論道
引導根植性企業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國家發展改革委投資研究所體制政策室主任吳亞平認為,高技術產業是高風險和高收益的行業,但也蘊涵了結構化的回報,回報也非常高。那么地方政府的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其中發力點在哪里?
吳亞平認為,政府可以引導企業的投資方向,幫助企業明確發展的方向在哪里。比如政府可以通過制定高技術產業的發展規劃或者是行動計劃,明確高新技術行業領域當中涉及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等,而且地方也可以把高新技術產業范圍定義放得更加寬一點。這樣,有助于政府和市場、政府與企業形成合力。
吳亞平曾前往佛山多次調研,他認為,地方政府可以充分發揮根植性的企業,即本地土生土長的企業作用。“根植企業作用非常巨大,許多本地土生土長的企業剛開始是從簡單的做起來,然后慢慢地做大做強,現在也在面臨轉型,面臨企業的升級改造和轉型。本地的根植企業最大的優勢是與地方政府的需求能容易結合,不會干不成就跑。”吳亞平認為,地方政府還可以去考慮設立產業投資類的平臺,包括產業類投資公司、產業投資基金,來助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資本+科技市場廣闊
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副局長李勇表示:“在未來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大前提下,資本與前沿科技的結合正迎來最大的歷史機遇,未來將會迸發出更多的市場機會。”佛山市作為全國工業規模領先的一個重點城市,具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發展實力,相信也將給軍民融合落地發展帶來現實的投資合作機會。
李勇稱,投資促進局將進一步打造高端的線上與線下的對接平臺,加強與優勢企業、知名投融資機構以及科研機構的合作,同時也向佛山等重點區域的地方政府和軍民融合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渠道和平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