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繼7月初原則通過《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后,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表示,擬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關于授權國務院在試驗區內暫停實施有關法律規定的決定草案。
專家指出,本次常務會議在試驗區轉變政府職能、創新開放模式和強化法制保障方面的表述,體現了改革的新動向,也將為試驗區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打下基礎。
要制度創新而非政策優惠
自7月初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消息公布后,一些外界人士紛紛猜測,這個試驗區能給地方帶來什么樣的優惠政策。然而,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將“轉變政府職能,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放在首位,顯示制度創新才是試驗區的重心所在。
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華說:“自由貿易試驗區不是特區也不是新區。它的意義不在于爭取若干優惠政策,而旨在建立一套與國際接軌的、新的制度體系,實現對投資、貿易等領域的高效管理。”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所謂“負面清單”,實際上是定出一個投資領域的“黑名單”。在這個名單之外,“法無禁止即可為”,這種制度創新無疑將大大提高企業的投資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從之前的“營改增”到如今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帶來的效應不是“減稅”就是“簡政”。這種向自己“動刀”的精神,體現了轉變政府職能的決心?! 闹圃鞓I開放到服務業開放
“創新對外開放模式”,也是本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的內容之一。
擴大服務業開放,短期內可能對國內服務業有一定的沖擊。但從長遠來看,與高水平的對手同臺競技,汲取對方的先進經驗,將使我國的服務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上海財經大學世界經濟與貿易系副主任陳波指出,上海的服務業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吸取寶貴經驗、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較強。從這個角度看,上海是擴大服務業開放的最優選擇。
比較典型的如金融服務業。上海金融服務辦公室副主任徐權表示,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在金融方面的先行先試將是重中之重,包括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和離岸金融等。金融體系封閉、缺乏創新一直是我國金融業的軟肋,今年年中爆發的“錢荒”提醒,金融業不能簡單靠資產規模的擴張過日子,必須在開放和創新上有所作為。
先行先試也要依法辦事
無論是體制機制變革,還是創新開放模式,難免會與現行法律法規相抵觸。對此,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擬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關于授權國務院在試驗區內暫停實施外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設立及變更審批等有關法律規定的決定草案。
面對法律法規限制,政府應該怎么辦?專家提出,還是要把握好先行先試與依法辦事的關系,善于用法制鞏固改革成果。
在地方層面,這一路徑已經有過大膽嘗試。如今年6月中旬,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通過《關于促進改革創新的決定》,明確對改革創新未達預期目標者,不作負面評價,并依法免除相關責任。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這一決定,無疑將從“頂層”再次強化對改革的法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