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8月初浙江召開一次高規格的特色小鎮會議,公布35個小鎮躋身第三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5個小鎮被降格后,浙江省發展特色小鎮的路途越來越清晰。8月21日至22日,在浙江象山成功舉辦的第三次特色小鎮“鎮長”論壇上,108名“鎮長”圍繞“市場化”和“高端化”展開了大討論。浙江省發改委副主任翁建榮分析說,造成這些問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把握住特色小鎮“創業創新產業發展平臺”的定位。甚至是新瓶裝舊酒,把小鎮和工業園相混淆。
翁建榮指出,特色小鎮如果沒有科技投入,沒有科技型企業的帶動,沒有高端人才的集聚,要想培育新動能,創造新供給,滿足新需求,建成創業創新產業發展平臺,那就是一句空話。
科技支撐
產業鏈“活而新”
在《瑯琊榜》、《羋月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熱播劇的拍攝地——象山星光影視小鎮,體驗從漢唐到民國的千年穿越。8月2日,列入浙江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的象山星光影視小鎮,即將迎來新一輪的動能培育期與優勢厚植期。
數據顯示,2016年,象山星光影視小鎮產業區經營性收入9.17億元,同比增長108%;實現稅收5200余萬元,同比增長335%。年景區收入8700余萬元,年接待人數突破180萬,累計接待游客達1000萬人次。2016年,小鎮門票收入進入影視基地景區收入前三甲。
該小鎮功能布局劃分為“一軸一核兩區”。“一核”:影視旅游體驗核心;“一軸”:中央景觀軸線;“兩區”為人居配套社區和文化創意夢想區。
“近年來,象山縣先后出臺政策,在企業落戶、企業獎勵和稅收政策等方面大力推進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引進北京澤悅、大盛國際、上海耀客等560家企業落戶,以及王寶強、秦嵐、張紀中等明星工作室落戶,1—7月共引進落戶企業253家,同比增長90.2%。”象山星光影視小鎮“鎮長”陳建瑜介紹說,“以全球化的視野將象山星光影視小鎮打造成為國際化的影視基地,與全球頂級影視制作公司英國松林公司、加拿大Cina Space公司、韓國特效團隊、新西蘭維特影視制作公司和好萊塢中國投資集團正在對接合作,進一步引入全球高端的影視特效公司與后期制作公司,完善小鎮影視產業鏈和配套設施,實現影視拍攝片場化與工廠化。”
目前,小鎮產業區已帶動周邊村莊建設影視客棧210余家,共4100個床位,新增道具制作等影視制作相關商家75家,充分帶動了周邊村鎮四千余村民的就業。實現了“一個項目,形成一個產業鏈,帶動一方發展”的模式。未來三年,該小鎮將全力爭創國家5A景區,努力實現年接待游客350萬人次、日接待劇組25個的工作目標,打造全國一流的影視基地。
新舊動能轉換
推進經濟轉型升級
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于2016年啟動特色小鎮創建準備,按照“一年拉框架打基礎、兩年抓投入出形象、三年抓產出出成果”的開發思路,2016年袁花鎮在累計完成投資17.9億元的基礎上,2017年作為“抓投入出形象”的關鍵時期已啟動項目19個,今年1—6月累計完成投資10.7億元,其中,特色產業投資9.17億元。2016年袁花鎮“光伏、光熱、光電”產業實現規上產值130.5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約75%,更形成了以晶科、美大為龍頭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陽光產業”發展后勁十足。
陽光科技小鎮的開發,采用PPP投融資模式,梨園規劃區與央企中建國際合作開發,重點集聚以光伏、發熱、光電為主的規模以上企業,完善配套,發展居住、商業服務、文化娛樂等功能。下一步,陽光科技小鎮將凝聚招商“合力”,強化集聚發展,充分發揮“以商引商”、“內育外引”,使項目引得進、放得下、留得住。
此外,以武俠風情街、小鎮客廳為亮點的3A級旅游景區創建也同步開展。袁花鎮相關負責人說,“我們以構建‘創新陽光科技、發展陽光產業、感受陽光生活、暢享陽光旅游’為理念,致力打造成為全省高端裝備制造的新引擎,形成宜業宜居宜游高度協調且功能完備的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作為新事物,開始時政府介入多,但是經過兩年多的建設,浙江省特色小鎮已經有較高的知名度,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建設的積極性比較高。“基于這個背景,未來特色小鎮建設中政府這只‘有形的手’要逐步弱化,讓市場決定。”翁建榮說,“規劃建設特色小鎮的初心,是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特色小鎮天生就不是‘下里巴人’,必定是‘陽春白雪’。”小鎮除了提升主攻產業的市場化發展水平,更要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創新打造小鎮生態鏈,真正讓特色小鎮科學發展。未來特色小鎮發展要向“市場化”、“高端化”發展,要突出堅持聚焦產業高端不動搖、緊盯高精人才不松懈、提供優高服務不停步,讓特色小鎮成為浙江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百個特色小鎮,就是百個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