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網站公布了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共有276個特色小鎮入選,其中河北省8個。此前公布的全國首批特色小鎮中河北省有4個上榜。快來領略一下這些小鎮的風采吧!
>>河北8地入選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衡水市棗強縣大營鎮
大營鎮在棗強縣城南25公里,距衡水市50公里。東鄰山東德州市,是邢德公路和肅清公路的交叉口,大營鎮轄88個自然村,人口6.5萬人,上繳稅費占到全縣稅收的一半以上,連續兩年被評為衡水市第一工業強鎮。皮毛業是大營的傳統產業、優勢產業、特色支柱產業。
石家莊市鹿泉區銅冶鎮
銅冶鎮位于石家莊的西南部,北距鹿泉區中心15公里,東北距省會石家莊15公里。全鎮總面積72.2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積18.7平方公里,鎮區規劃面積9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3.6平方公里。銅冶鎮土地資源豐富,是鹿泉區土地最多的鄉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品種繁多,干鮮果品應有盡有。
保定市曲陽縣羊平鎮
羊平鎮位于保定市曲陽縣城正南10千米。曲新公路過境。面積44.6平方千米,人口3.7萬余人。轄13個行政村,曲陽被稱為雕刻之鄉,羊平鎮正是雕刻的發源地,淵源流長的歷史文化,世世代代養育著羊平鎮的各家各戶。
龍華鎮土地肥沃,生產條件較好,旱澇保收。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葡萄,近年來,鄉辦企業、個體企業迅猛發展,在趙辛公路龍華固城店段初步形成了工業小區,其中靜電噴涂廠,產品遠銷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法國、英國、香港、臺灣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化皮溜子鎮
化皮溜子鎮位于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城西10公里處,鎮域面積58.7平方公里,轄六個行政村,總人口9772人。六個行政村逐步打造成為集“休閑觀光、綠色采摘、農事體驗、滿族文化”為一體的創意農業先行區。
邢臺市柏鄉縣龍華鎮
龍華鎮土地肥沃,生產條件較好,旱澇保收。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棉花、葡萄,近年來,鄉辦企業、個體企業迅猛發展,在趙辛公路龍華固城店段初步形成了工業小區,其中靜電噴涂廠,產品遠銷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法國、英國、香港、臺灣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邢臺市清河縣王官莊鎮
王官莊鎮轄49個行政村,總面積72平方公里,總人口8.43萬人。該鎮地處清河縣西南部,距河北清河縣城區8公里,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鄉,是張氏文化發源地,每年春節馬來西來、新加坡等地區到這里來尋根祭祖的人們繹繹不絕。在這里武松文化、張氏文化、燕趙文化、齊魯文化融為一體。
邯鄲市肥鄉區天臺山鎮
天臺山鎮位于河北省肥鄉區西南部,距區政府8.1千米。面積59.28平方千米,人口約4萬人,轄22個行政村,天臺山鎮主營種植、養殖,該鎮以能人創企業為重點,引導和激勵更多有志之士投資興企,創業興辦企業。
保定市徐水區大王店鎮
大王店鎮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城西19.5公里,南臨保定主城區,西依太行山與滿城接壤,總面積67.8平方公里,淺山丘陵區12平方公里,平原區55.8平方公里。大王店鎮轄區的太行山脈白云巖礦產豐富,適于建筑用石碴生產。該鎮是徐水區的農業大鎮,形成了設施草莓、林果、蔬菜、蘑菇四大特色種植,成為遠近聞名的“草莓之鄉”。
>>河北4地入選首批全國特色小鎮
秦皇島市盧龍縣石門鎮
石門鎮地處盧龍縣西南部,與灤縣、昌黎縣相接,是秦皇島市的“西大門”,鎮域面積89.94平方公里,轄49個行政村,全鎮15303戶,總人口4.4萬人。2016年10月14日,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石門鎮被列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邢臺市隆堯縣蓮子鎮
蓮子鎮位于邢臺市隆堯縣東南部,面積78平方公里,地勢平坦,靠土壤肥沃,適宜農作物種植,并且地理位置優越,電力供應充足,通訊設施完善,投資環境良好,京廣鐵路、京九鐵路及京深高速公路三條交通大動脈東西環抱,緊鄰國家二級公路邢德線,滏陽河穿境而過。
保定市高陽縣龐口鎮
龐口鎮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城東南13千米。農業主產小麥、玉米、高粱。工業有塑料加工、鑄造、釀造、造紙等業。該鎮建有汽車、農機配件市場。龐口汽車農機配件城位于河北省高陽縣龐口鎮,東至京九鐵路10公里,大廣高速橫貫龐口并在市場南側設立出口,已納入“京、津、石90分鐘經濟圈”,交通區位優勢日趨明顯。
衡水市武強縣周窩鎮
周窩鎮位于河北省武強縣縣境中南部,距縣城9.8千米。面積51.7平方千米,人口2.56萬人(2002年)。周窩鎮堅持以經濟發 展為第一主 題的指 導思想,全力推 進“工 業立鎮、開 放興鎮、商 貿活鎮、增 收富民”四大主 體戰 略,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農業產業結構逐步趨于合理。
>>河北要建100個特色小鎮
河北省委、省政府去年出臺的《關于建設特色小鎮的指導意見》提出,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培育建設100個產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多功能疊加融合、體制機制靈活的特色小鎮。
按3A級以上景區標準建設
所有特色小鎮要按3A級以上景區標準建設,旅游產業類特色小鎮要按4A級以上景區標準建設,并推行“景區+小鎮”管理體制。
3年內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以上
意見提出,堅持高強度投入和高效益產出,每個小鎮要謀劃一批建設項目,原則上3年內要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以上,其中特色產業投資占比不低于70%,第一年投資不低于總投資的20%,金融、科技創新、旅游、文化創意、歷史經典產業類特色小鎮投資額可適當放寬,對完不成考核目標任務的予以退出。
百萬獎補資金
意見提出,省市縣美麗鄉村建設融資平臺對相關特色小鎮的美麗鄉村建設予以傾斜支持,對符合中心村申報條件的特色小鎮建設項目,按照全省中心村建設示范點獎補標準給予重點支持,并納入中心村建設示范點管理,對中心村建設示范縣(市、區),再增加100萬元獎補資金,專門用于特色小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