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未來社區,特色小鎮之后的這一概念被視為浙江“十三五”期間最具比較優勢,最能帶動全局的重大創新舉措之一。
近日,浙江省政府正式印發《浙江省未來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并已著手開展未來社區建設試點申報工作,這意味著未來社區的建設與推進又有了實質性進展。
下面中機院小編為大家解讀“未來社區的定位、建設與申報”
定位分析
隨著未來社區這一理念的提出,很多人都會產生一些困惑,那就是未來社區與之前火熱的“特色小鎮”、“美麗鄉村”、“智慧城市”有何關系?我們又當如何去定位它?
谷歌暢想的未來社區規劃圖
01未來社區
是與特色小鎮相區分的“城市細胞”
未來社區與特色小鎮,兩者都著眼未來,有很多相似屬性。特色小鎮在產業融合、資源整合、功能適合、系統集成、統籌整合、跨界打通等方面,對未來社區有參考借鑒意義。此外,兩者都集中體現了小空間大集聚、小載體大創新的獨特魅力,實現生態、形態、文態、業態高度融合。
然而,未來社區與特色小鎮的定位有著明顯的區分,有著本質的差異。特色小鎮注重的是特色產業,未來社區注重的是品質生活,未來社區是未來現代化城市的細胞,也是未來城市的縮影,但它又不是城市,相教城市范圍較小、便于試點。
02未來社區
是與美麗鄉村相配套的“城市單元”
未來社區建設不能與美麗鄉村相混淆,農村有美麗鄉村,城市有未來社區,二者的功能定位、發展階段和規劃方向不同,只有二者同步發力,才能形成區塊現代的完整視角。
從定位上看,創建美麗鄉村是農村現代化的樣板和模式,在未來社區試點成熟的基礎上,美麗鄉村的評價體系和創建標準可吸收借鑒未來社區場景設定,同時,美麗鄉村為未來社區建設提供經驗積累,二者的設計思路與理念是互補共享的。
03未來社區
是與智慧城市相對應的“城市社區”
未來社區建設要圍繞社區全生活鏈服務需求,根據“人性化、生態化、信息化”理念,做好未來社區建設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科學布局鄰里中心、教育、健康、創業、建筑、交通、能源、物業和治理等各個板塊。
從提升住戶體驗的角度,全面思考社區設施的易用性、易達性、易識別性、安全性等,處處體現以人為本和人性關懷的理念,形成可持續的智慧化服務社區生態圈。
場景打造
未來社區的九大場景,包括:鄰里場景、教育場景、健康場景、創業場景、建筑場景、交通場景、低碳場景、服務場景、治理場景。內容涵蓋了未來社區的方方面面。
中機院小編整理發現,未來社區建設主要呈現出六大特征:空間布局集約合理,功能復合智慧互聯,生活社交親善融通,配套設施集成共享,先進技術應用迭代,建設運營綠色低碳。
申報指南
浙江未來社區建設試點申報工作于近日正式啟動。申報未來社區建設試點有哪些條件?申報時有哪些具體要求?申報流程又是怎樣的呢?盛方咨詢在詳細梳理《浙江省未來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后,為大家一一解讀:
01基礎條件
服務5-10分鐘生活圈
規劃單元:50—100公頃
實施單元:不低于20公頃
改造更新類:以20世紀70—90年代老舊小區為主體,鼓勵采取全拆重建和插花式改修建等方式,綜合政策處理難度小、居民意愿高、改造需求強等因素選擇試點。
規劃新建類:依托省重大發展平臺,高鐵、軌道交通站點,人口集聚潛力大等要求選擇試點。
02資金平衡
改造更新類:通過地上地下增量面積合理限價出售出租,基本實現資金平衡。
規劃新建類:參照“標準地”做法,實行帶方案土地出讓模式,適度降低用地成本,約束開發商落實未來社區建設標準。
03建設實施
1)試點主體
縣(市、區)人民政府為試點主體,同時鼓勵和支持優質國資、民資、外資參與未來社區建設運營、管理服務。
2)管理服務
鼓勵優先采取“項目全過程咨詢+工程總承包”方式。
04指標要求
打造“領跑者”指標體系
指標:設置綜合評價指標、九大場景分項評價指標,兼顧指標的約束性和引導性。最終評判因素:居民滿意度;底線:滿足未來社區內涵要求。
05進度管控
規劃新建類:2年左右完成試點建設工作,年底前開工建設。
改造更新類:考慮拆遷安置進度等因素,可放寬至3年左右,年底前完成政策處理。
未來社區的居住環境是綠色、低碳、環保的,未來社區的生活方式是健康、智能、便捷的,未來社區的文化氛圍是開放、和諧、友愛的……詩和遠方,就在我們腳下!
此外,未來社區建設既是民生工程,也是產業創新工程。通過未來社區建設,將促進四大變化。
01改善大民生
通過綠色、開放、共享等先進理念植入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集成應用,加大新教育、新醫療、新交通、新能源、新物流、新零售等綜合配套和服務支撐,將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通過建立未來社區住宅出售出租合理限價機制,吸引年輕人才落戶;
有效破解老舊小區停車難、電梯缺乏、設施管網老化等“老大難”問題,消除安全隱患問題,根本性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02驅動大投資
未來社區建設將拉動社區本體及衍生領域數萬億量級有效投資,同時通過資金平衡模式創新,創新社區運營管理。
03帶動大產業
以設施共享、智慧互聯、功能集成、低碳綠色為主要特征的未來社區,將引爆數字智能、節能環保、綠色裝配式建筑、健康關懷等一大批新技術落地應用發展。
04促進大轉型
推動城市發展向長周期運營城市理念轉型,圍繞居民需求導向提供一系列高性價比的綜合配套服務,既可以產生長期穩定的服務收益,又能提升群眾獲得感。
推動社區管理向智慧型轉型,依托云端城市大腦,推進社區平臺中腦、居民終端小腦關聯銜接,利用高效物聯網實現社區數據化、智能化管理服務,打造高度智能、實時反饋的智慧型社區。
促進生活方式向綠色共享轉型,實現社區資源配置的集約、共享,鼓勵綠色能源、綠色材料和資源循環利用,樹立社區綠色、共享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