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市林業局
關于印發2022年林業重點工作任務清單的通知
各縣區林業局,廣元經濟技術開發區林業主管部門,各直屬單位、各科室:
現將《2022年林業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印發給你們,請全面抓好推進落實。
廣元市林業局
2022年2月28日
2022年林業重點工作任務清單
一、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任務清單
1.全面完成省、市下達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各項指標任務,具體以《廣元市2022年度縣(區)和市級部門(單位)領導班子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方案》為準。
二、園區建設和產業發展任務清單
(一)現代林業園區
2.昭化區、朝天區分別鞏固拓展國家廣元綠色家居產業示范園區、國家朝天核桃產業示范園區創建成果。
3.昭化區林下中藥材園區、劍閣縣核桃園區、旺蒼縣核桃園區全力創建省星級現代林業園區,青川縣油橄欖園區、利州區木本油料園區全力爭創省星級現代林業園區或培育園區。朝天區筍用竹園區爭創省級現代竹產業園區。
4.每個縣區建成市級現代林業園區1個。
5.每個縣區改造提升已建園區1個以上。
(二)木本油料產業
6.品種改良。全市實施以大樹“高接換優”、引進品種“水土不服”為主的核桃品改5萬畝,其中蒼溪縣0.5萬畝、旺蒼縣1萬畝、劍閣縣0.6萬畝、青川縣0.7萬畝、利州區0.7萬畝、昭化區0.5萬畝、朝天區1萬畝。扎實開展核桃、油橄欖品改“回頭看”,全面完成核桃實生苗品改掃尾工作,油橄欖品改實現應改盡改。
7.核桃疏密改造。全市至少打造18個面積300畝以上、相對集中連片密度過大核桃低產園疏密改造示范點,其中朝天區5個以上、旺蒼縣3個以上、其他縣區至少2個。
8.豐產示范。全市建成核桃穩產豐產示范基地55萬畝,其中蒼溪縣3萬畝、旺蒼縣12萬畝、劍閣縣6萬畝、青川縣8萬畝、利州區6萬畝、昭化區3萬畝、朝天區17萬畝。建成油橄欖穩產豐產示范基地5萬畝,其中青川縣3.8萬畝、利州區1萬畝、劍閣縣0.108萬畝、蒼溪縣0.056萬畝、旺蒼縣0.036萬畝;建設核心豐產示范基地1.2萬畝,其中青川縣0.7萬畝、利州區0.3萬畝、劍閣縣0.108萬畝、蒼溪縣0.056萬畝、旺蒼縣0.036萬畝。
9.初加工點建設。全市新建核桃初加工點14個,其中旺蒼縣3個、劍閣縣2個、青川縣2個、利州區2個、昭化區2個、朝天區3個。千畝以上掛果投產核桃產業基地原則上要配套建設烘干、冷儲等加工設施。
10.產量。全市實現核桃產量23.5萬噸,其中蒼溪縣1.5萬噸、旺蒼縣4.7萬噸、劍閣縣2.2萬噸、青川縣4萬噸、利州區3.9萬噸、昭化區1.6萬噸、朝天區5.6萬噸。實現油橄欖產量5850噸,青川縣5050噸、利州區780噸、劍閣縣20噸。
11.青川縣、昭化區鞏固拓展山桐子基地,促進掛果投產。
(三)筍用竹產業
12.豐產示范。全市建設筍用竹豐產示范基地3萬畝,其中蒼溪縣0.2萬畝、旺蒼縣0.6萬畝、劍閣縣0.4萬畝、青川縣0.4萬畝、利州區0.4萬畝、昭化區0.4萬畝、朝天區0.6萬畝。
13.初加工點建設。全市建成投產竹筍初加工點7個,其中旺蒼縣3個、劍閣縣1個、青川縣1個、利州區1個、朝天區1個。
14.竹區道路建設。全市建設竹區道路32公里,其中蒼溪縣20公里、旺蒼縣8公里、朝天區4公里。
(四)林下經濟產業
15.示范基地。全市建成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0萬畝,其中蒼溪縣建成林下茯苓、花卉、藥材示范基地1萬畝,旺蒼縣建成林下茯苓、花卉、藥材、筍用竹示范基地2萬畝,劍閣縣建成林下花卉、藥材示范基地1萬畝,青川縣建成林下茯苓、林麝、藥材示范基地1萬畝,利州區建成林下花卉、藥材、筍用竹示范基地1萬畝,昭化區建成林下茯苓、藥材示范基地2萬畝,朝天區建成林下茯苓、筍用竹、林麝示范基地2萬畝。
16.昭化區全力申報爭取承辦全省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現場會。
(五)森林康養旅游產業
17.因地制宜培育休閑游憩、運動健身、健康教育等森林康養業態,推進現代林業園區與森林康養旅游深度融合,每個縣區創建省級及以上森林康養基地(園區)不少于1個。朝天區、蒼溪縣、旺蒼縣、青川縣高質量舉辦2022四川花卉(果類)生態旅游節主會場暨第六屆四川·朝天核桃文化旅游節、紅葉生態旅游節等節會活動。國有林場、鴛鴦池國有林保護有限公司全面完成曾家山旅游度假區任務清單建設內容。
(六)珍稀林木花卉和林板加工(綠色家居)產業
18.每個縣區至少打造面積1000畝以上增彩添香示范點1個、增彩添香廊道10公里、增彩添香示范村2個,其中蒼溪縣、劍閣縣、昭化區大力推動亭子湖兩岸林相增彩添香改造。
19.因地制宜發展珍貴珍稀林木。推動林業“三剩物”和竹材綜合加工利用。全力支持中國西部(廣元)綠色家居產業城建設。
(七)新型經營主體
20.全市培育和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林場等新型經營主體60家,其中蒼溪縣6家、旺蒼縣10家、劍閣縣8家、青川縣10家、利州區10家、昭化區6家、朝天區10家。
21.每個縣區新培育1家省級及以上龍頭企業、示范社(場)或2家市級龍頭企業、示范社(場)。
22.每個縣區新注冊成立林業專業合作社、家庭林場等新型經營主體2家以上。
(八)“有機廣元”建設
23.每個縣區重點圍繞核桃、油橄欖、筍用竹和林下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在鞏固已認證面積的基礎上,新增有機(轉換)認證面積500畝以上。全面完成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年度目標任務。
(九)每個縣區林業綜合產值增長10%以上。
三、項目投資任務清單
24.項目謀劃。各縣區編制完成林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全市謀劃儲備項目135個以上,總投資350億元以上,項目開工轉化率達到30%以上。其中市本級10個以上總投資5億元、蒼溪15個以上總投資20億元以上、旺蒼縣20個以上總投資70億元以上、劍閣縣20個以上總投資100億元以上、青川縣20個以上總投資70億元以上、利州區15個以上總投資35億元以上、昭化區20個以上總投資35億元以上、朝天區15個以上總投資15億元以上。
25.項目爭取。持續加大中省項目資金爭取力度,全市爭取中省項目資金增長10%以上。年底前市本級和每個縣區至少有1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納入財政項目庫管理。
26.項目實施。打好2019—2021年14個應完工未完工項目“殲滅戰”,其中旺蒼縣4個、青川縣1個、利州區3個、昭化區2個、朝天區2個、市國有林場1個、鴛鴦池國有林保護有限公司1個,確保規定時間內全部完工并驗收;全面加快2022年中省項目實施。加快推進納入《2022年廣元市重點項目建設項目名單》的旺蒼大峽谷森林公園、昭化區嘉陵江流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示范、劍閣縣劍溪源生態治理、青川縣山桐子示范基地等重點項目以及納入省財政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備選庫的廣元市朝天區朝天核桃特色經濟林建設項目,堅決杜絕因項目進度滯后被通報的情況。
27.招商引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各縣區引進到位資金同比增長20%以上,力爭達到25%;簽約億元以上項目不少于1個。
28.加強林業項目資金稽查和績效評價,績效評價得分不低于90分。深入開展行業內部審計;依法做好林草統計工作。
29.市領導聯系重點產業投資。全市完成市領導聯系重點產業(核桃、油橄欖)投資1.1億元,其中蒼溪縣1000萬元、旺蒼縣2000萬元、劍閣縣1000萬元、青川縣2500萬元、利州區1500萬元、昭化區1000萬元、朝天區2000萬元。
30.森林碳匯和國家儲備林建設。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積極穩妥推進林業碳匯開發和交易。創新國家儲備林項目融資模式,建立“市級統籌、市縣聯動、分級負責、國企運作”的推進機制,將國家儲備林項目工作與鞏固扶貧成果、鄉村振興、中國生態康養旅游名市創建等工作有機結合,年底前市本級和各縣區至少各有1個國家儲備林項目落地。
四、生態建設任務清單
31.科學推進國土綠化。持續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和關注森林活動,以生態感知落地上圖系統為載體,圍繞純林改造、森林質量精準提升、退化林修復等重點,完成營造林20萬畝,其中蒼溪縣1.5萬畝、旺蒼縣4.5萬畝、劍閣縣3.2萬畝、青川縣6萬畝、利州區1.8萬畝、昭化區1萬畝、朝天區2萬畝。
32.全面鞏固104.11萬畝退耕還林成果,有效管護80.11萬畝國有林、623.38萬畝生態公益林和175.74萬畝天然商品林;及時足額兌現涉林惠民資金。全面加強6268名生態護林員選聘管理,其中蒼溪縣1092人、旺蒼縣1045人、劍閣縣1300人、青川縣1300人、利州區395人、昭化區500人、朝天區636人;建立健全動態調整退出機制。
33.每個縣區依法有序實施低產低效林改造1萬畝以上,其中至少打造面積1000畝以上、相對集中連片的改造示范點1個。
34.古樹名木和野生植物保護。全面貫徹落實《四川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開展瀕危古樹復壯,經科學論證后開展蜀道古柏通透性改造,積極創建古樹公園。全面落實古樹名木納入領導干部離任交接制度。加大重點野生植物保護力度,對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野生植物加強采集管理。
五、森林資源管理任務清單
35.森林防滅火工作。切實履行林業“主防”責任,抓好宣傳教育和預警監測,執行最嚴防火令。持續強化火源管控,抓實“防火碼”和“數字熊貓”APP運用,推進相對集中墳墓區焚燒池和重點林區防火檢查卡哨建設,實現應建盡建,卡哨火源(金屬)探測儀應配盡配,提高火源管控實效。按照“標準化建設、實戰化訓練、規范化管理”要求,建強縣區地方專業撲火隊伍,推動鄉鎮、村(社區)群眾應急撲火隊伍建設,進一步提升防撲火能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防火道、隔離帶及消防水池建設,全市建設防火道路(通道)82公里,其中蒼溪縣10公里、旺蒼縣13.5公里、劍閣縣8公里、青川縣25.5公里、利州區10公里、昭化區5公里、朝天區10公里。聚焦“五周五緣”、自然保護地、國有林場(林區)等重點部位和林區輸配電等重要設施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高質量完成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堅決遏制較大以上人為森林火災發生,全年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8‰以內。全面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持續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抓好林業安全生產。
36.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和濕地保護。全面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推進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和省級暗訪及自查發現問題的整改銷號。持續推進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后續工作。嚴格執行建設項目進入自然保護地許可,強化監管和執法檢查,完成審查流程建章立制,堅決禁止違規審批,未批先建,堅決防止新增違法違規建設。朝天區、旺蒼縣、利州區、青川縣、劍閣縣全力做好曾家山旅游康養項目、G5京昆高速擴容、黑石坡至曾家山公路、白龍湖跨湖大橋、雄關悠谷度假酒店等市重大項目涉及進入自然保護地的協調服務保障工作。旺蒼縣、劍閣縣、昭化區、利州區、朝天區分別完成米倉山大峽谷風景名勝區總規、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劍門蜀道景區和翠云廊景區詳規、昭化區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詳規(昭化古城至高廟鋪段)報批、棲鳳峽森林公園總規修編、白龍湖風景名勝區詳規編制報審、天曌山國家森林公園總規修編、朝天“巖溶王國”地質公園總規編制發布實施,啟動柏林湖國家濕地公園總規修編工作。朝天區、利州區、昭化區、劍閣縣做好《劍門蜀道保護條例》宣傳貫徹實施。加強濕地公園建設和全市濕地總量管控,確保全市濕地面積不減少;推進濕地保護修復,白龍湖、亭子湖尾水區所在的青川縣、蒼溪縣、劍閣縣、利州區分別實施濕地保護修復0.3萬畝。推動實施保護地管理能力提升行動,柏林湖國家濕地公園爭創省級“重要濕地”,梨仙湖濕地公園爭創國家級濕地公園,旺蒼縣、青川縣各創建示范保護地1個。
37.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持續做好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防治和檢疫工作,成災率控制在3‰以下,無公害防治率達到90%以上,種苗產地檢疫率達到100%,松林監測覆蓋率達到100%。及時發現并如實上報松材線蟲病新疫情、枯死松樹及其他重大植物疫情。建立健全市、縣(區)、鄉(鎮)間多層次聯防聯控機制,深化秦巴山區毗鄰地區間的聯防聯控合作。劍閣縣、朝天區加大松材線蟲病防治力度,實現至少1個疫點鄉鎮無疫情;青川縣、旺蒼縣加大異常枯死松樹清理力度;其他重點預防區加大枯死松樹監測力度。旺蒼縣、青川縣、利州區、昭化區啟動轄區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利州區常態化做好紅火蟻、福壽螺、“加拿大一枝黃花”等外來物種監測防治工作,力爭根除紅火蟻疫情;昭化區常態化做好福壽螺外來物種監測防治工作。蒼溪縣、旺蒼縣、劍閣縣、利州區、昭化區強化蜀柏毒蛾有效治理;旺蒼縣、昭化區強化云南松毛蟲有效治理;朝天區強化落葉松葉蜂有效治理。各縣區加大資金投入,積極爭取中省項目資金,保障防控需要。
38.林政資源管理。嚴格落實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全面完成“雙增”目標任務。扎實推進森林督查,抓嚴行政審批后續監督檢查,強力推動問題整改銷號。配合做好“三區三線”劃定,加速新一輪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完成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及糾錯,做好公益林補進調出。依法加強林木采伐管理,嚴格林地用途管制,統籌做好林地定額管理。規范木材經營加工管理。
39.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持續推動野生動物致害賠償保險試點縣區全覆蓋。扎實推進青川縣、朝天區野豬致害防控省級試點,青川縣、朝天區、旺蒼縣加快完成專業獵捕隊伍組建,實現有效運行。
六、林業改革任務清單
40.全面深入推行林長制。優化完善林長制組織責任體系,出臺考核辦法和配套制度,推動林長履職開展巡林護林,抓實林長制辦公室實體化運行。整合優化網格員隊伍,加強林長制宣傳教育培訓,積極開展林長制示范區(點)建設。組織開展林長制督導考核,強化結果運用,推動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安全各項重點工作。全面完成林長制年度目標任務。
41.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集體林地“三權分置”改革,結合國家儲備林等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探索集體林地“三權分置”實現形式。進一步完善林權抵押貸款機制,破解林權抵押貸款瓶頸。不斷擴大政策性森林保險覆蓋范圍,參保率確保達到80%;全面推介核桃自然災害和價格指數保險,核桃自然災害保險面積達到10萬畝,其中朝天區8萬畝、劍閣縣1萬畝、利州區0.5萬畝、旺蒼縣0.2萬畝、蒼溪縣0.1萬畝、青川縣0.1萬畝、昭化區0.1萬畝。鞏固提升國有林場(林區)改革成果。加快推進市國有林場省級示范林場建設。
42.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圍繞打造川內最優營商環境,切實抓好“一網通辦”“雙隨機、一公開”和信用監管、一體化政務服務等工作,昭化區、利州區、劍閣縣、朝天區、青川縣全力做好G5京昆高速擴容、黑石坡至曾家山旅游公路、中國西部(廣元)綠色家居產業城、四川省青川縣東陽水庫工程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項目林地要素保障及協調服務,各縣區加大林地對肉牛羊產業發展的支持。
七、保障發展任務清單
43.林木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青川縣、昭化區完成林木種質資源普查并通過市級驗收。加快推進朝天核桃國家良種基地旺蒼分圃和旺蒼水青岡國家種質資源庫建設,青川毛葉山桐子國家種質資源庫通過驗收。鞏固核桃采穗圃建設成果1300畝,其中市國營中心苗圃200畝、旺蒼縣500畝、劍閣縣300畝、青川縣300畝;建設“蜀朝2號”“廣豐”核桃采穗圃600畝,其中朝天區建“蜀朝2號”“廣豐”各200畝,昭化區建“廣豐”200畝。加快推進朝天核桃“一號工程”、毛葉山桐子和筍用竹良種選育。積極申報植物新品種權。
44.科技創新。全市開展實用生產技術培訓1萬人次,其中蒼溪縣0.1萬人次、旺蒼縣0.15萬人次、劍閣縣0.15萬人次、青川縣0.15萬人次、利州區0.15萬人次、昭化區0.1萬人次、朝天區0.2萬人次。編制核桃疏密技術規程。加強數字林業建設。蒼溪縣、利州區、朝天區做好引種油茶性狀觀測。昭化區開展香榧引種試驗。
45.依法治林。認真開展“八五”普法工作,大力宣傳《森林法》《濕地保護法》《種子法》《森林防火條例》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行刑銜接制度,禁止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指導做好以森林防火行政處罰權為重點的行政權力事項賦權到鄉鎮(街道),加大培訓指導力度,確保基層接得住、用得好。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涉林案件綜合查處率達85%以上。持續開展打擊制售假劣林木種苗和侵犯植物新品種權專項行動,各縣區查處林木種苗案件不少于1件。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持續深化禁種鏟毒,實現林區毒品原植物“零種植”“零產量”和林業系統干部職工零涉毒目標;行業治亂取得顯著成效。加強縣、鄉鎮執法能力建設,有序有效開展執法監督,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46.林業隊伍建設。鮮明“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選人用人標準和導向,強化年輕干部儲備,抓好干部教育培訓和監督管理,提高干部隊伍綜合素質和整體效能。高度重視林業人才招引和培養,鼓勵專業技術人員開展科研攻關和課題研究,為助推林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47.壓實目標責任。各縣區要強化主責主業,層層細化清單任務,通過建立臺賬、工作調度、倒排工期等方式,確保各項任務落實落地。
48.持續加大林業信息宣傳力度,不斷提高信息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全面完成年度信息宣傳任務。
八、從嚴治黨任務清單
49.切實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做好迎接和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相關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市第八次黨代會、市委八屆二次全會精神,牢固樹立政治機關意識,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始終做到“兩個維護”。
50.全面抓好意識形態工作。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切實加強輿情管控和引導,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積極支持林業改革發展。
51.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堅持運用執紀監督“四種形態”從嚴教育管理黨員干部,持續加強紀律作風整頓,馳而不息糾“四風”轉作風樹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