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記者從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獲悉,在近日召開的成都市2025年制造業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培育項目評審會上,23個區(市、縣)推薦的50個產業園區參與了項目申報,為制造業特色產業園區培育按下“快進鍵”。
去年10月,成都市召開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啟“立園滿園”行動,提出聚焦細分賽道打造“園中園”,打造一批特色(專業)園區。對此,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印發《關于成都市制造業園區“產業集群提能級攻堅”行動方案的通知》,決定在成都全市省級及以上開發區范圍內建設培育一批制造業特色產業園區。
“制造業特色產業園區建設,以特色化、專業化、現代化、內生化、品質化為發展導向,突出動態優化,分區分類、梯度培育,引導園區做精細分領域、做強企業主體、做優產業生態。”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開展成都市制造業特色產業園區培育,致力于打造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產業鏈深度融合、競爭能力強、運行高效的現代化產業園區。
制造業特色產業園區中的特色產業如何選取?該負責人表示,特色產業按照“6+9+10”現代化工業體系細分領域選取。具體而言,參照《成都市先進制造業產業布局規劃》,分為特色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3類,共計25個產業領域。
特色產業園區培育將陸續開展“入圍賽”“排位賽”,支持園區競進爭先。“入圍賽”由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組織相關部門、第三方機構,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對申報園區進行實地核實,滿足申報條件的納入成都市制造業特色產業園區培育名單。“排位賽”將在納入培育名單后進行,由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實施動態監督和績效管理,全力推進培育服務工作,定期開展質效評價。
接下來,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將加強資源整合和力量統籌,做好市區兩級對制造業特色產業園區的規劃布局、指導服務和政策支撐,實現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到2025年底,培育認定一批市級特色產業園區,基本實現“一園區一龍頭一平臺”。到2030年底,市級特色產業園區數量逐步擴大,產業特色更加鮮明、市場主體更加聚集、運營管理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