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聯合發布湖南省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從經濟總量增長到產業結構調整,從創新成果突破到經貿消費紅火……過去一年,湖南省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公報中,全面、詳實的數據,記錄著過去一年湖南的一次次突破,它們構成了湖南經濟“穩”的基本面和“進”的發力點,體現了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新活力和新動能。
經濟發展實現新突破
2021年,湖南經濟爬坡過坎,完成了又一次飛躍,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全年地區生產總值46063.1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兩年平均增長5.7%,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過去一年,省內各區域乘風破浪、合力向上。長株潭地區生產總值達19239.3億元,比上年增長7.6%;湘南地區、大湘西地區和洞庭湖地區生產總值,增長幅度均達8%或以上。
“擼起袖子加油干”,既有干勁也有方向,湖南省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2.4%、34.6%和53%。
實體經濟對經濟的支撐作用凸顯,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2.3%,生產性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4.2%。
得益于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2021年湖南省發展新動能增勢良好,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9%,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2.3%。
放眼三湘大地,農業越來越有“料”,工業越來越有“力”,服務業發展持續向好。
“三駕馬車”同向發力
為實現經濟運行穩中有進,2021年,湖南省充分發揮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的拉動作用。
2021年3月第一天,湖南首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1248個重大項目總投資7428億元,1.5萬個重點項目成為全年出彩的“硬支撐”;到年底,張吉懷高鐵順利通車、1000千伏南昌至長沙特高壓交流工程竣工投運、中聯智慧產業城建設快馬加鞭……項目投資“滿堂喝彩”。
公報顯示,去年湖南省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8%,其中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5.6%,工業技改投資增長17.5%。
2021年,雖然疫情零星散發,但消費市場復蘇強勁。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596.9億元,比上年增長14.4%。人們的消費品質也顯著提升,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手機零售額均增長超過17%;新能源汽車則爆發式增長61.9%。
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沖擊下,湖南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全年進出口總額5988.6億元,比上年增長22.6%。其中出口4212.7億元,進口1775.8億元,分別增長27.5%、12.3%。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一座宜居幸福之城,民生底色鮮明厚實。
2021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93元,比上年增長8.9%,高于GDP增長幅度。
值得關注的是,脫貧縣居民收入快速增長。過去一年,脫貧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37元,增長12.6%,增長幅度高于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的增長幅度。
教育文化體育繁榮發展。2021年,湖南省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4.28%。至年末,有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46個,公共圖書館143個,博物館、紀念館122個;全省體育場地159267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2666萬人。
社會保障網織密織牢。年末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超3443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6748萬人,政府發放最低生活保障經費21億元。
過去一年,水質變優了、藍天更多了、空氣更清新了……公報數據也給予了有力佐證。全年達到或優于III類標準的水質斷面比例為96.1%,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森林覆蓋率5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