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湖南省推進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自審自發”試點實施方案》(湘政辦發〔2025〕7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現將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及過程
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切實加強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湖南省在全國較早實行專項債券負面清單管理、全生命周期“四庫”滾動管理、發行國內首支“碳中和”債券等做法得到中央有關部委肯定和推介,為爭取試點奠定了堅實基礎。2024年,全省發行新增專項債券1424億元,支持超1000個項目建設,為擴投資、穩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
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優化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制的意見》(國辦發〔2024〕52號),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范圍,優化審核管理流程,明確將湖南省作為專項債券管理基礎好的10個省份之一,納入全國“自審自發”試點范圍。這對湖南省既是更大機遇,也是更重責任。為了以試點為契機優化管理,省財政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起草了《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征求了相關省直部門和市州意見,并結合反饋意見進行了修改完善。2025年2月24日,《實施方案》經省人民政府第5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于3月17日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
二、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突出五個注重。一是注重從嚴審核項目,堅持專項債券項目保“真”原則,發展改革部門嚴格把關真實性,實現審“真”項目,定“真”需求,有“真”投入,出“真”效益。二是注重閉環管理資金,專項債券資金切實用于項目建設,財政部門加強全過程資金監管,實行專戶管理、專款專用,嚴防擠占、截留和挪用。三是注重加快使用進度,加快專項債券項目儲備、申報、發行、使用進度,“能快則快、寧早勿晚”。四是注重壓實責任,落實各級政府對本級所有項目、項目單位對本單位項目的主體責任,落實發展改革、財政、項目主管部門(即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等監管責任,省市縣一盤棋推進。五是注重發揮政策效應,用好用活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范圍政策,更好發揮專項債券強基礎、補短板、惠民生、擴投資等積極作用,推動高質量發展。
(二)明確六大措施。一是擴大使用范圍。加強項目謀劃布局,投向領域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未納入清單的均可申請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實行“正面清單”管理,規模上限為全省總額的30%。二是優化審核機制。建立常態儲備、集中申報、三方聯審機制,發改牽頭管項目、財政牽頭管資金、部門牽頭管行業。優化債券限額分配,向承擔國省重大任務、資金管理規范、使用效益好、債務風險低的地區傾斜。實行“四庫”滾動管理(儲備庫、核準庫、發行庫、存續庫),建立“綠色通道”支持存量項目快審快發。三是加快發行使用。原則上5月底前完成項目審核、6月底前完成債券發行。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和資金撥付進度,推動盡早形成實物工作量。四是強化投后管理。強化資金績效管理和項目運營監督,開展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評價,加強對項目實際運營效果的跟蹤。建立專項債券動態評估調整機制,健全資產登記管理制度。五是防范債務風險。專項債券本息通過政府性基金收入、項目專項收入等償還,強化專項債券項目收入歸集,建立償債備付金制度,保障按時足額還本付息。六是強化責任落實。市縣政府對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合規性、償債來源的合理性可行性、項目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相關部門加強聯合監管,對虛報項目、違規使用債券資金的嚴格追責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