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3日,中機院產業規劃所召開“徐州市城市整體發展戰略”專家座談會,參加會議的人員有特邀嘉賓原黑龍江省委副秘書長曹志斌、石家莊城鄉規劃局局長、黨組書記王曉臨、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崔建華,中機院李院長,中機院產業規劃所所長李偉東、項目總監李峰彪等參加了專家座談會。
李院長對參加我院規劃所《徐州市城市整體發展戰略規劃》專家座談會的與會專家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希望各位專家暢所欲言、獻計獻策。李院長指出我國經濟仍具備積極樂觀的發展前景,到2015年超過70萬億元,2016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產業轉型升級成為我國未來經濟增長的驅動力,世界經濟面臨重大風險,國內出口和投資拉動相對疲軟,加快調整、變革和轉型成為大勢所趨。城鎮化、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歸根結底是科技創新驅動工業和服務業的轉型升級。
李偉東所長對我院產業規劃所承擔的《徐州市城市整體發展戰略規劃》做了詳細的介紹,在聽完介紹后各位專家踴躍發言,充分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曹志斌秘書長發言: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沿海形成了發展相對較為成熟的三大經濟圈,內陸如成渝經濟圈、武漢經濟圈也紛紛起步發展,呈現遍地開花趨勢。經濟圈集聚了具有樞紐和核心地位的金融業、信息業、交通業、制造業,輻射帶動相關區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徐州地處長三角和環渤海兩大經濟圈的結合部,也是兩大經濟圈之間的“經濟洼地”。隨京滬高鐵通車后,將同時融入兩大經濟圈,發展速度將進一步加快。每個城市群都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例如東部地區的長三角洲要打造國家綜合競爭力最強的世界級城市群,并已躋身于國際公認的6大世界級城市群。
崔建華院長發言:發達區域的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轉移向“三超勢”發展,徐州處于受輻射范圍。超勢一:由“三個三角區域”向“三個泛三角區域”轉移:長三角地區產業向泛長三角(蘇北、安徽、江西)轉移,珠三角地區向東西兩翼沿海地帶與粵北山區梯次轉移,環渤海地區向環首都經濟圈、遼寧腹地、內蒙東部轉移;超勢二:沿交通干線、江河水道呈軸線式轉移,沿交通軸線將形成以產業鏈、產業集聚帶為基礎的產業分工和布局;超勢三:由中心城市向周圍中小城市轉移,中心城市的擴散效應將產生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和產業想周邊地區擴散和轉移。
王曉臨局長發言:中央批復多個區域發展規劃,徐州處于“政策洼地”。目前中國沿海已形成了“三大五小”(即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與遼寧沿海、山東半島、江蘇沿海、海峽西岸、北部灣)開發格局,中西部地區也在奮起直追,國家順勢打出“區域振興牌”。徐州隸屬于長三角戰略區域,又鄰近江蘇沿海、黃河三角洲、中原三個國家級戰略規劃區。長三角一體化實施促進產業向蘇北特別是徐州市的轉移,徐州被定位為建設以工程機械為主的裝備制造業基地、能源工業基地、現代農業基地和商貿物流中心、旅游中心。江蘇沿海連云港地位提升將帶動臨近腹地城市(淮安、徐州、宿遷)的協同發展。
李偉東所長總結指出:我國經濟轉型處于關鍵階段,徐州要借助大趨勢,既要追趕又要轉型。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徐州要堅持高起點、新型化、低碳化發展。我國區域空間布局基本成型,徐州要提升區域中的地位,推動淮海經濟融入全國大布局中。區域戰略規劃政策輻射覆蓋,徐州要充分利用政策優勢,實現跨越發展并帶動周邊地區提升。
最后,李院長對各位專家的發言再次表示感謝,各位專家的發言對我院完成《徐州市城市整體發展戰略規劃》課題將有極大的幫助和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