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民政部、財政部印發《關于確定第二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的通知》,湖南株洲市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城市。
株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試點城市建設,提出: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構建“9073”養老服務格局(即90%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機構養老),推動形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并鼓勵養老地產等其他養老方式作為輔助,建設規模適度、布局合理、覆蓋城鄉、滿足多元需求的養老服務設施結構,實現“保障基本,引導高端,體現特色,持續發展”的總體目標。
在此背景下,《株洲市養老設施專項規劃2018-2035》應運而生,我院與株洲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組成聯合體并共同就株洲市養老產業、養老設施、建設標準、實施方案等重點內容進行了多次調研和探討。株洲市養老設施專項規劃工作是市政協民主監督小組對市規劃局的重點監督內容之一,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養老設施布點規劃編制等工作。
期間,2018年3月,中機院李偉東院長、中機院上海分院石峰執行院長等一行四人赴株洲市實地勘察、走訪調研,深入了解各城區養老機構現狀、瓶頸,進一步認識到了株洲老齡化形勢的嚴峻性和發展養老服務事業的急迫性,提出了加快社區居家養老設施建設、完善養老產業標準體系、試行PPP養老模式、注重醫養結合發展、打造一個智慧養老網絡平臺及定期舉辦老齡產業博覽會等一系列發展建議。
2018年10月12日,中機院及株洲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在京接待了株洲市人大、株洲市規劃局、民主監督小組、株洲市民政局、天元區衛計局等一行12人,中機院、株洲院分別就株洲市養老產業、養老設施規劃方案進行匯報,并獲得株洲市人大城環委崔主任、市規劃局曹總規劃師等現場領導的高度評價和初步認可,同時指出:株洲養老設施體系建議按“區(縣、市)有示范中心、街道有服務中心、社區有日照中心、小區有老年驛站”的4級養老服務網絡進行規劃,并對設施建設指標提出建議,分區分級規劃設置各類養老服務設施,新建城區和居住區,按照人均養老服務設施建筑面積不低于0.25平方米/人,要求獨立成棟。舊城區養老設施新建、擴建或改建項目,其指標不應低于新城區相應指標的70%,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提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水平,實現規劃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與小區老年服務驛站基本覆蓋。對“醫養結合”,株洲要突破財政瓶頸,支持有條件的養老護理機構設置醫療服務點,推進醫保支付制度改革,養老機構設置的醫療機構,符合條件的可納入醫保定點范圍。推動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將養老機構就近納入醫療機構“護理區”。
(圖一:株洲市養老產業專題成果匯報現場,中機院會議室)
(圖二:株洲市養老設施規劃成果匯報現場,中機院會議室)
2018年10月26日,《株洲市養老設施專項規劃(2018-2035)》專家評審會在株洲市召開,評審內容包括規劃總則、規劃目標及原則、老年人認可與養老床位預測、養老設施配置類型及標準、養老設施布局規劃、近期建設規劃、規劃實施、附則等8個方面。來自北京、上海、長沙的專家對規劃內容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在規劃指標、落地措施和規劃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株洲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易湘東向市規劃部門及市規劃設計院、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表示感謝,對規劃的編制給予了高度肯定,指出規劃編制要“增強三性,落實三化”,即增強科學性、前瞻性、落地性,落實標準化、智能化、融合化。
圖3:《株洲市養老設施專項規劃(2018-2035)》專家評審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