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連云港灌云縣臨港產業區總體概念規劃初步成果匯報會在臨港產業區管委會召開。會議由規劃局殷麗局長主持,灌云縣委常委、臨港產業區工委書記譚樹林、中機院院長李偉東及項目組專家代表一行參加了會議。會議聽取了中機院對《連云港灌云縣臨港產業區總體概念規劃》的初步成果匯報。
規劃提出,臨港產業區是灌云縣成為連云港次中心城市的重要推手,規劃圍繞如何“求勢、取異、引人”,從“燕尾港如何特色化發展?產業體系如何創新化?城鎮空間如何宜居化?”三個維度進行了深入剖析,提出海河聯運特色是臨港產業區港口發展的破題點,魯蘇豫皖是其重要腹地。基于政策導向、市場供需、貿易趨勢,提出了培育壯大臨港物流、現代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創新發展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木業、建筑產業化三大支柱產業,快速導入若干特色產業的"2+3+X"現代產業體系。基于“產業導入與人口導入的先后邏輯關系和建模推理”,以及大區域范圍內“港口群、產業鏈、城市群、生態圈”的區域聯動關系梳理,提出秉承“傍河臨港、水綠融城”理念,以“綠引人、以產育人、以王繼才精神留人”,通過構建交通聯動、港產聯動、品質塑造、智慧互聯、生態安全、產學研全球鏈接、產融結合,實現臨港產業區換道超車,成為東部沿海地區的四新經濟示范區、宜居宜業宜游的產業新城。
譚常委指出,規劃提出的生態融城、彈性用地的規劃理念很有前瞻性,是產業區需要謹守的發展原則;戰略定位既要考慮客觀現狀也要統籌未來發展,提出的港、產、城,角度比較精準,特色港需要再突出港口的功能性,發展路徑要圍繞“藍、綠、紅”三張名片,五位一體進行深化;未來產業區發展的著力點仍在產業,產業發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彈性空間,提出下一步工作要圍繞戰略定位進一步廣泛征求意見,同時細化空間方案,著手開展產業區的城市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