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是貫徹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推進山西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具體措施,對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化解山西省過剩產能及帶動新興產業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摘自《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實施意見》
出平定縣城向陽光發電公司方向行駛,穿太舊高速約七八分鐘車程,就到了華通集團與晉能集團陽光發電公司合資建設的山西鼎正環保建材有限公司廠區。在鼎正公司廠區的東側,一座長約180多米、寬約50米,外觀敞亮整潔的高大廠房拔地而起,這便是華通集團陽泉瑞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陽泉市首家混凝土裝配式建筑產業項目(簡稱PC項目)生產基地。
記者前去采訪時,恰逢5月花開,廠區內綠草茵茵、鮮花怒放、干凈整潔,紅白相間的主廠房醒目亮眼。對面是為項目一期工程配套建設的120型混凝土攪拌站,現已投入試生產。
主廠房內,工人師傅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生產設備安裝調試和剩余土建裝修工程施工。邊參觀邊聆聽公司總工程師賀逢鈞的介紹,眼前呈現的是混凝土預制墻板、梁柱、樓梯、陽臺以及預制管廊、道路板等一件件產品從這里出廠,運送到我市乃至周邊地區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的場景。屆時,一種全新的裝配式建造方式將代替傳統建造方式在山城真正安家落戶并逐步得以推廣。
裝配式建筑是指用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現場裝配而成的建筑,主要包括裝配式混凝土建筑、鋼結構建筑和現代木結構建筑。這種建筑的優點是建造速度快,受氣候條件制約小,可以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節約勞動力并提高建筑質量。
用現下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蓋房子將像搭積木一樣“簡單”,在工廠流水線上批量生產的墻板、樓板、梁、柱、樓梯、陽臺等建筑構件運到工地,借助于塔吊等設備,經建筑工人嫻熟地拼裝,像搭積木一樣,一幢幢高樓即可拔地而起。
車行至廠區前,途經一座接近完工的小二樓。據介紹,這是公司實驗樓,采用的是裝配式構件,一為先期實驗,二為“樣品”展示。走近時,發現有工人正在進行內部裝修,且頂板、樓梯處可清晰地看到拼接痕跡。
“這是我們廠首個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建筑,主體部分全部為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體系。”賀逢鈞說,“我們的PC項目已成功入選2018年陽泉市項目建設庫,投產后生產的裝配式混凝土、裝配式鋼結構、新型建筑材料等產品將廣泛應用于住宅樓、辦公樓建設。”
敢為人先,借東風揚勁帆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國務院專門下發《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要求深化建筑業改革,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30%”。而當前我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僅3%左右,距離30%的目標增量空間巨大。
山西省也積極推動建筑業轉型發展,尤其是當前正在加快城市化進程和新型城鎮化步伐,發展裝配式建筑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推動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
去年12月22日,省領導在山西建工集團調研時指出,“山西資源優勢明顯,市場潛力巨大,推廣裝配式建筑、發展新型建材產業大有可為”。
抓住機遇先人一步,善爭敢拼勝人一籌。這是華通集團多年來強勢推進工作的一大法寶。借著國家政策利好的東風,2017年8月,陽泉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一舉措開創了陽泉市發展裝配式建筑產業之先河,填補了我市乃至晉東地區專業規模生產裝配式建筑所需系列構件產品的空白。
作為一家集房地產開發和商品混凝土、粉煤灰蒸壓磚、環保板材等新型建筑材料生產科研銷售等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華通集團發展裝配式建筑具有得天獨厚的產業基礎和產業鏈優勢。既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發展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發揮自身優勢、延伸產業鏈條、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必然要求。
據了解,陽泉瑞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PC項目占地60畝,總投資5億元,分三期建設。目前,一期建設接近尾聲,預計6月底竣工投產。之后,二三期工程在一期基礎上擴建,全部完工后可實現年產20萬立方米預制構件的生產能力。
綠色發展,搶先機繪藍圖
“這是一家發展定位靠前的企業,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企業發展的整個過程。”這是記者在采訪時感悟最多的一點。
走在廠區內,人、機、環境和諧統一,生產環境舒適宜人、人與人之間氣氛融洽……
陽泉瑞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PC項目基地與山西鼎正環保建材有限公司比鄰而居,且同屬華通集團旗下公司。山西鼎正環保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集科研、生產與銷售為一體的新型環保建材制造企業。年產4億塊粉煤灰蒸壓磚、20萬立方米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砌塊、30萬噸二級以上粉煤灰、15萬噸脫硫石膏球。其產品原材料每年能消化粉煤灰、脫硫石膏、爐渣、電石渣等廢棄物130多萬噸,消化粉煤灰占我市50%,是山西省粉煤灰綜合利用最大項目。由此,也不難看出華通集團積極發展綠色產業,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初衷與軌跡。
綠色發展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力來源。只有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全方位推進科技創新、企業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品牌創新,形成綠色生產力,實現科技、產業和經濟的緊密結合,才能找到一條產業轉型升級的根本出路,才能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事實上,華通集團在綠色發展路上起步較早,并且深諳國家各項利好政策。尤其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的局面尚未根本轉變,特別在建筑業,采用現場澆(砌)筑的方式,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建筑垃圾排放量大,揚塵和噪聲環境污染嚴重。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建造方式,粗放建造方式帶來的資源能源過度消耗和浪費將無法扭轉,并將極大地制約企業今后的可持續發展。
在經過幾年的摸索與研究實證的基礎上,2017年初,華通集團正式組建了以董事長為首的裝配式建筑設計研發和施工組織專業團隊,先后與國家建筑設計研究院、陽泉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和山西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等權威科研機構進行技術交流,并多次組織人員奔赴上海考察、前往太原學習,經過無數次研討、改進、論證,最終確定了項目建設實施方案,描繪出集團裝配式建筑產業的發展藍圖。
據了解,該項目采用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的裝配式結構體系,進行PC項目基地的建設。該體系成熟、穩定,集設計標準化、生產工廠化、施工裝配化、結構裝修一體化、過程管理信息化于一體,在技術、經濟和環保等方面具有綜合優勢,整體水平處于國內先進地位。公司還配設有試驗室、空壓站、高壓配電室、機修車間等配套設施,滿足構件生產原材料存儲、混凝土拌合、構件預制、養護、堆放、質量檢驗等工業化生產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引領能源行業實現綠色發展的總要求和根本遵循。
站在這個時代節點上,眼下的陽泉瑞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PC項目一期建設即將竣工,裝配式建筑產業正聚集起企業發展活力闊步向前,相信經過努力,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該企業將攜著發展新版圖邁向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