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印發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國發〔2022〕12號”文件。通知指出,加快推動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近期抓緊啟動第二批項目,統籌安排大型風光電基地建設項目用地用林用草用水,按程序核準和開工建設基地項目、煤電項目和特高壓輸電通道。重點布局一批對電力系統安全保障作用強、對新能源規模化發展促進作用大、經濟指標相對優越的抽水蓄能電站,加快條件成熟項目開工建設。加快推進張北至勝利、川渝主網架交流工程,以及隴東至山東、金上至湖北直流工程等跨省區電網項目規劃和前期工作。
2021年年底,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印發了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項目清單,清單共涉及19省份,規模總計97.05吉瓦。風光大基地項目第二批計劃超過400吉瓦,直接投入的資金超過1.6萬億元,可帶動相關產業投資3萬億元以上。
點評
在第二批項目中,統籌安排大型風光電基地建設項目用地、用林、用草、用水,按程序核準和開工建設基地項目、煤電項目和特高壓輸電通道。目前風光大基地項目建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比如資金籌措和金融等支持方面,亟須借助資本市場更加高效的融資投入到項目建設,同時也要測算好盈利數據以回報股東。風光大基地不僅是新能源,也算是基建投資,算是穩增長的一個方向,接下來會有反復表現機會。
近期關于新型能源產業的政策密集不斷,《“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達到3.3萬億千瓦時左右。“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占比超過50%,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實現翻倍。《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要實現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通知還指出,加快推進一批論證成熟的水利工程項目。2022年再開工一批已納入規劃、條件成熟的項目,包括南水北調后續工程等重大引調水、骨干防洪減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灌區建設和改造等工程。進一步完善工程項目清單,加強組織實施、協調推動并優化工作流程,切實提高水資源保障和防災減災能力。
優化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站)投資建設運營模式,逐步實現所有小區和經營性停車場充電設施全覆蓋,加快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客運樞紐等區域充電樁(站)建設。
在確保安全清潔高效利用的前提下有序釋放煤炭優質產能。建立健全煤炭產量激勵約束政策機制。依法依規加快保供煤礦手續辦理,在確保安全生產和生態安全的前提下支持符合條件的露天和井工煤礦項目釋放產能。盡快調整核增產能政策,支持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煤礦提高生產能力,加快煤礦優質產能釋放,保障迎峰度夏電力電煤供應安全。

抓緊推動實施一批能源項目。推動能源領域基本具備條件今年可開工的重大項目盡快實施。積極穩妥推進金沙江龍盤等水電項目前期研究論證和設計優化工作。加快推動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近期抓緊啟動第二批項目,統籌安排大型風光電基地建設項目用地用林用草用水,按程序核準和開工建設基地項目、煤電項目和特高壓輸電通道。重點布局一批對電力系統安全保障作用強、對新能源規模化發展促進作用大、經濟指標相對優越的抽水蓄能電站,加快條件成熟項目開工建設。加快推進張北至勝利、川渝主網架交流工程,以及隴東至山東、金上至湖北直流工程等跨省區電網項目規劃和前期工作。
提高煤炭儲備能力和水平。用好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和合格銀行貸款。壓實地方儲備責任。
加強原油等能源資源儲備能力。謀劃儲備項目并盡早開工。推進政府儲備項目建設,已建成項目盡快具備儲備能力。
降低市場主體用水用電用網等成本。全面落實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生產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用水、用電、用氣“欠費不停供”政策,設立6個月的費用緩繳期,并可根據當地實際進一步延長,緩繳期間免收欠費滯納金。指導地方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水電氣等費用予以補貼。清理規范城鎮供水供電供氣供暖等行業收費,取消不合理收費,規范政府定價和經營者價格收費行為,對保留的收費項目實行清單制管理。2022年中小微企業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再降10%。在招投標領域全面推行保函(保險)替代現金繳納投標、履約、工程質量等保證金,鼓勵招標人對中小微企業投標人免除投標擔保。
統籌發展和安全,抓好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深入開展安全大檢查,嚴防交通、建筑、煤礦、燃氣等方面安全事故,開展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