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綿陽會展中心里一片忙碌,來自以色列的展品正在緊張的布置當中——作為第五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以下簡稱“科博會”)的主賓國,以色列共組織110家企業或單位參展,展出內容涵蓋農業、電子機器人、生命科學、通訊與移動技術等領域。
而在旁邊,來自Intel、3M、ABB、霍尼韋爾等世界500強企業的展位也在不斷完善當中——經過4年耕耘,一批在高科技領域知名的企業已成為科博會的常客,相應的展位搭建也早已輕車熟路。
每逢9月,中國乃至世界頂尖軍民融合科技都會匯聚綿陽,這正在成為科技圈的一個慣例。依托中國科技城雄厚的軍民融合資源,綿陽科博會漸漸成為科技創新、軍民融合的一張“名片”,不斷向著“全國軍民融合第一展”而進發。
盛會待啟 近萬件展品將亮相綿陽
綿陽是中國科技城,軍民融合發展一直處在國內前列。而近年來,隨著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綿陽科博會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
與往屆相比,今年科博會的辦展水平又有新的突破——得到了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中央軍委科技委和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的意向性支持,國防科工局將首次組織全國范圍內的民參軍企業參展,科技部獎勵成果展、中科院成果展將到會巡展,國家十二大軍工集團中已有中兵裝備、航天科工等十一個單位確定組團參展……
在這一連串名字的背后,是代表著中國先進水平的一批國防軍工“黑科技”——翼龍無人機、水陸兩棲全地形車、戰鷹TIM-D320固定翼飛機等展品將集中亮相。為此,本屆科博會還將繼續設立軍民融合館。
在展示近萬件高科技展品的同時,本屆科博會還將舉辦一系列軍民融合相關論壇活動,其中,最受人矚目的是國際軍民融合創新發展論壇,屆時除邀請國際軍民融合領域相關專家、業內人士“華山論劍”之外,還將發布國家、省重大創新科技項目成果,堪稱國內軍民融合領域的一場盛會。
美美與共 綿陽打開國際交流的窗口
軍民融合發展是國際上的共同難題。如何將國防科技的成果轉化為產業發展動力,許多國家都在探索當中。
而作為中國科技城,在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中,綿陽承擔著探索一條軍民融合發展路徑的任務,也涌現出一批好的經驗做法。借助科博會的平臺,圍繞創新驅動、軍民融合這一主題,來自美國、以色列、捷克等國的專家、展商匯聚于此,交流分享各自的經驗做法。
而隨著科博會影響力的與日俱增,參會參展的嘉賓數量和質量都在不斷提升。如今,科博會已成為海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級國際性科技博覽盛會。
本屆科博會由以色列擔任主賓國,單獨設置以色列國家館。同時,還將舉辦中以經貿創新合作大會、中以高科技產業合作對接會等系列主賓國活動,以色列政要、駐華使領館代表將出席,中國以色列商會、以色列康帕思投資集團等商會、協會和投融資110家以色列企業將展示高新技術和產品。
同時,新加坡國際中小企業局、加中貿易理事會以及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馬來西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商會協會將到會進行交流合作。
科技搭臺 匯聚創新驅動全要素
每年一次的科技盛會,留給綿陽的不只是一次國際曝光機會,更是推動技術成果、人才合作、金融資本等創新要素在此匯聚、碰撞、融合的平臺。
經過歷屆科博會的推動,目前綿陽科博會已成為國內外地區、知名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搭建共享科技前沿資訊、交易發布最新科技成果、展示展銷高新技術產品、推進科技交流合作的平臺。
在科博會推動下,2016年綿陽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重達到7%,名列全國前茅;科技進步綜合指數達到68.57%,高新技術產業化指數達到78.91%。從“雙創”指標看,目前綿陽科技企業孵化器達到55個、面積突破110萬平方米,科技型中小企業近萬家,其中不少企業的產品已達到業內領先水平,從孵化器一步登上了科博會的展臺。
而從“兩新”產業指標看,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分別達到 53.5%、36.7%,保持全省領跑優勢。
◎發展觀察
軍民融合第一展:重數量,更重質量
綿陽科博會已舉行了4屆,規模和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最直觀的變化是規模的提升:本屆科博會參展項目2000余項,而這一數字在4年前的首屆科博會上為1300余項。
數量增多還只是現象,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展品水平的變化。“國內首臺”“世界唯一”等字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展臺簡介當中,而相應的,來看“門道”的內行們也越來越多。
科博會期間舉辦的軍民融合相關論壇上,國內外專家、業內人士帶來觀點碰撞,而國際采購商大會則匯聚了世界各地的客商,交易額屢創新高。
高水平科技成果的展示,頂尖人才的匯聚,以及相關信息的發布和流通,這些都是一個高水平展會必不可少的要素。要成為“全國軍民融合第一展”,綿陽科博會已經取得了可喜進展,而隨著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在這樣的背景下,綿陽科博會還需更加注重水平和質量的提升,充分發揮好展會的平臺作用,為綿陽乃至全國軍民融合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