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6)日下午,全國首個軍民融合專業化人才交流服務平臺——中國軍民融合人才交流服務平臺在綿建設啟動。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副局長吳艷華、市委書記彭宇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規劃財務司司長王克良,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戴允康,市委副書記、市長劉超,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主任鄧寧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會秘書、總法律顧問齊國生出席啟動儀式。
彭宇行在致辭時說,綿陽是我國唯一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國防軍工重鎮,軍民融合是綿陽最大的優勢和特色。自綿陽被納入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后,我市以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引領科技城建設,始終聚焦軍民融合主攻方向,積極構建軍民融合創新轉化、產業培育、人才開發、開放合作和金融服務“五大體系”,加快建設創新驅動先行市和軍民融合示范市。在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帶動下,全市經濟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彭宇行說,推進軍民融合,人才是關鍵。近年來,綿陽市設立了每年6000萬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建立中國國際人才市場科技城分市場,成立四川軍民融合研究院、四川軍民融合高技術人才培訓基地和綿陽“兩彈一星”干部學院,高規格舉辦“從三線建設到軍民融合發展”專家論壇、中國(綿陽)科技城人才之夜活動,就是為了加強對軍民融合人才的引進、培養和激勵,更好發揮他們在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國軍民融合人才交流服務平臺的建設啟動,開創了中央軍工單位與地方合作開發軍民融合人才的先河。希望平臺立足綿陽、輻射西南、服務全國,努力建成國家級軍民融合人才服務示范基地,為我國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懇請國防科工局、人社部、中航科技等中央和省級單位繼續加大對平臺建設的支持,幫助指導我們走出一條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綿陽路徑”。
劉超在發布《中國軍民融合人才交流服務平臺建設規劃》時說,在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努力培養、造就和儲備一大批高素質的軍民融合人才,對于在新的起點上不斷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為進一步破解軍民融合人才服務難題,綿陽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編制了《中國軍民融合人才交流服務平臺建設規劃》,旨在打造全國首個軍民融合人才交流服務平臺,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里馬在綿州大地競相馳騁,推動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他表示,綿陽作為中國唯一科技城,正以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為引領,聚焦軍民融合主攻方向,全力打造全國“軍民融合創新排頭兵”。衷心希望以建設全國首個軍民融合人才交流服務平臺為契機,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軍工單位建立更加緊密的戰略合作關系,進一步深化在人才交流服務、科技聯合攻關、優勢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務實合作。綿陽將以更加務實的舉措、更加完善的機制、更加優良的環境,努力為各類軍民融合人才創新創造、施展才華提供全鏈條、全方位的優質服務,與大家共同為深化軍民融合人才交流服務探索有益路徑、提供“綿陽方案”,為國家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推進軍民融合協調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啟動儀式上,與會領導觀看了綿陽市推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人才開發體系建設專題片。吳艷華、彭宇行、王克良、戴允康、劉超、鄧寧豐、齊國生、中央黨校國資委分校副校長黃健、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副主任施遐、北京軍民產融服務協會會長董剛共同啟動建設中國軍民融合人才交流服務平臺。
啟動儀式后,鄧寧豐、北京軍民產融服務協會秘書長黃云艷,分別作“軍民融合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與環境的營造”“軍民融合高端人才的引進與激勵”主題報告。
副市長蔣麗英主持啟動儀式。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力資源市場司副司長張文淼、規劃財務司副司長王明政,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綜合司副司長許洪亮、發展計劃司副司長任宏軍、科技與質量司副司長趙勇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產業發展部副部長柳林,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副主任薛亞琴,市委秘書長鄒若力、市政府秘書長譚崗,以及200余家軍民融合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相關負責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