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架直升飛機整齊地起落,用于護林防火、空中旅游、航拍攝影……而供直升機停放起落的地方就是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在西海岸出口加工區正在努力打造的山東省最具特色的通用航空產業園。7月18日上午, “新動能新篇章—全媒體山東行”采訪活動走進位于西海岸出口加工區的航空產業園,探訪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新舊動能轉換中通用航空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引擎效應。
小區域謀劃大文章
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于2006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2007年7月18日封關運營,2013年初正式劃轉歸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管理。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實行“境內關外”政策,可開展保稅加工、保稅倉儲、物流配送、檢測、維修等業務。截止2017年底,園區已注冊企業90余家,已投產項目30家,在建或擬建項目10余個。
目前,園區充分利用出口加工的核心功能,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現代機械、汽車零部件、航空產業,形成高層次、高科技產業集群。
隨著時代的發展,西海岸出口加工區深耕轉型升級,在培育經濟新動能上下功夫。立足于青島前灣保稅港區整體發展戰略,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在四大主導產業的基礎上,重點推進通用航空和跨境電商產業發展。
通用航空產業具有產業鏈條長、服務領域廣、帶動作用強等特點是西海岸出口加工區重點推進航空產業的動因,據研究,一個航空項目發展10年后給當地帶來的效益產出比可達1:80。
基于對航空產業未來將有大發展的判斷,西海岸出口加工區通用航空產業園規劃包含通航培訓區、展示交易區、維修物流區、配套商務生活區,充分結合毗鄰的通用航空起降點,打造集飛行培訓、國際航材物流分撥、航空維修服務、航空運動休閑文化四大業務板塊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
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悉,西海岸出口加工區內各項基礎設施和配套完善,2.15萬平方米的商務大廈可滿足企業前期辦公使用;毗鄰的200米乘30米通用航空起降點跑道已完成施工;利用國有公司平臺整體租賃區內廠房,為落戶項目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運營載體。
西海岸出口加工區“境內關外”和“保稅免稅”等獨特優勢,對于航空器保稅展示銷售、航材加工制造出口、航空保稅維修、航空物流、航空融資租賃等產業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有利于形成產業集聚。同時,正在制定支持航空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為航空項目引進、培育提供政策支持。
除無可比擬的政策優勢外,西海岸出口加工區發展通用航空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第一,有一定的航空產業基礎。西海岸出口加工區前期已經引進了中俄直升機技術(青島)有限公司,主要開展俄制卡系列、米系列直升機的售后服務工作,后期將推進俄制直升機飛行員及維修人員培訓,卡系列和米系列中小型直升機的組裝生產、交付試飛工作,最終形成直升機組裝、檢測、維修、飛行培訓的完整產業鏈。第二,緊鄰通用航空起降點這一關鍵基礎設施。青島西海岸通用航空起降點于2015年底獲批,是青島市首個獲批的通用航空起降點。起降點將按3C類標準建設,建成后將納入青島市通用航空產業公共配套設施,主要用于直升機等航空器的測試、試飛及通航作業,并為全市應急救援、搶險救災、城市消防等提供支撐和保障。第三,區位優勢顯著。西海岸出口加工區距離青島流亭國際機場70公里,距離規劃建設的青島膠東國際機場60公里,是兩大航空樞紐交匯的核心腹地,有利于航空產業配套項目快速發展。
西海岸出口加工區通用航空產業園相比同類園區優勢顯著。園區不僅有保稅、免稅的特殊政策,又與起降點一路之隔,就未來發展來看,通用航空領域的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