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觀光農業是鄉村旅游發展的新趨勢,也是農業與旅游業交織下產生的新式產業,休閑觀光農業的涌現體現了農業生產力和農村生活水準的進步。休閑觀光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種新形式,是將農業生產聯合旅游業的一種改進,同時是由現代園林衍生的一種特別途徑。本文(
http://www.t5292.cn)通過分析新鄉市休閑觀光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適合解決新鄉市休閑觀光農業問題的方法,從而推動鄉村振興,書寫新鄉市休閑觀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篇章。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經濟的快速增長,環境問題逐漸加重,人們越來越重視城市病問題。休閑觀光農業的出現,緩解了城市壓力,改善了生態環境,同時激勵農業發展,推動城鎮一體化目標的實現。面對現代農業轉型,新鄉市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成為時代要求,這樣有利于精準扶貧,解決“三農”問題,同時豐富現代旅游業的內容,滿足人們生活需要。
1 發展概況
20世紀末是我國休閑觀光農業發展的起點,20世紀90年代國家旅游局打造“華夏城鄉游”的活動,體驗農家田園生活,推進了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由于傳統農業的轉型、城市變遷,農業發展焦點的整改,農業生產上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現代農業技術手段[1],我國休閑觀光農業迅速發展,逐步開展了旅游觀光、農業技術推廣、農產品展示、鮮果采摘、農村農業歷史普及教育等一系列與農業發展有關的活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行了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顯著提升,農業產業的交融,現代農業產業體制建設,農村農業發展有了實質性的變化。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農業建設更加重視村落文化,著力打造鄉村旅游品牌,營建生態宜居的村落環境,加快農業現代化目標的實現,將科學技術與物流、信息等技術結合起來,形成完整的生產運輸體系,推動第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施展農業中景觀旅游的功能,加快融合文化特色,激發鄉村活力。這為我國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1.1 發展背景
新鄉市地處中原要地,位于河南北部,南臨黃河,與鄭州市、開封市相隔黃河;北有太行山,與鶴壁市、安陽市鄰接;西連接焦作市,與陜西交界;東與濮陽市、山東西部連接,總面積824900hm2。黃河、海河流經新鄉市,形成北部地形高、南部地形低的局面,北部主要有太行山和丘陵南部因為黃河沖積形成平原地區。因此新鄉市地理位置優越,氣候適宜,農作物種類豐富,農產品收成高,其中小麥產量尤為突出。如今新鄉市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抓住農業發展機遇,不斷突破,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1.2 發展現狀
新鄉市農業資源豐厚,農業發展結合農業文化、黃河文化、南太行山文化,為休閑觀光農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條件,為旅游者提供健全便利的服務,同時改善本地居民生活品質。目前,中原經濟區的建設以及農村改革的迫切需求,給新鄉市的發展帶來挑戰和機遇,未來新鄉市將全面調整農村農業的發展方向和結構,打造優質農產品和畜產品的品牌、建設休閑農業旅游基地,實行新型技術開發,展示農業科技成果。從而保持農業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
2 分布及類型
如今人們更加重視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休閑觀光農業的出現滿足人們的需求。隨著時代進步,休閑觀光農業隨著新鄉市的發展也逐漸走向成熟,其模式和類型也日趨完善,不同園區定位發展也不同。
2.1 按其地理位置劃分
可將休閑觀光農業類型分為黃河灘區型、太行山區型、黃河故道型和太行山山前平原型。地理位置的不同也就限制其發展的特色和規模。
黃河灘區型和黃河故道型觀光農業是以農業為基礎,把生產活動與休閑觀光結合在一起,既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閑度假的好地方,又拓展了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路徑,將“農業”與“旅游”聯系起來,促進二者協調發展,促進經濟增長[3]。太行山區型和太行山山前平原區觀光農業憑借其優越的自然環境逐漸成為城市居民旅游、休閑的首選。休閑觀光農業轉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使其產業規模化、市場化,發展適合市場需求的農產品,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益。
表1 按分布地域劃分的觀光農業類型
2.2 按其園區功能劃分
可劃分為觀果園、農業生態園、科技教育園、農家娛樂園。功能的不同,園區發展的側重點也不同。根據游客的需要,結合當地特色,發展成不同類型的園區。
觀光果園是集果蔬生產、科普宣傳、休閑旅游、陶冶情趣為一體的新式觀光果園,包含采摘型果園、景點型果園和景區型果園等。觀光園內農業的生產和布局采用了生態園的機制運行,將農業活動、科技示范、休閑項目、生態保護等融為一體,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科技教育園具備了農業生產形式和科學教育功能的經營形態。農家娛樂園利用當地所具有地方民族特色,采用它們特有的文化民俗風情,提供給游人住宿的環境和農家樂之類的休憩場所,讓游客享受到淳樸的鄉風和有趣的文化。
表2 按園區功能劃分的休閑觀光農業類型
3 新鄉市休閑觀光農業中的問題分析及發展對策
隨著新鄉市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追求休閑雅致的生活,享受大自然之美,從而促進農業產業的興起。不僅在農產業經營項目上有所增加,而且也注重游客的體驗,協調促進農業生產、生活、生態、文化、教育發展一體化,積極開發休閑娛樂、農業景觀、田間體驗、采摘品嘗、科普教育等不同功能的各色項目。
3.1 合理布局,精心規劃設計
在規劃之前,要考慮到項目所在地區的地理環境,四季景象,體現項目的特色,協調休閑、觀光、餐飲、住宿和農事體驗等各個環節的有力建設,實現連點成線、交錯發展、聚集發展[5]。考慮到觀光園的發展還處于傳統階段,缺少有效的開發利用,更缺少科學的規劃指導。因此休閑觀光農業的發展要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認真分析市場,利用其優勢彌補缺點,因地制宜,將觀光產業的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全面考慮規劃,出臺科學的發展策略。
新鄉市農業生產歷史悠久,人口眾多,民俗文化積淀深厚,有利于在不同景觀的生態空間中發展多樣化的休閑觀光農業,增加休閑觀光農業的吸引力。因此,新鄉市休閑觀光農業的規劃應遵循地域基本原則、科學原則、主導原則、市場原則,突出休閑觀光農業的地域特點和景區合理性的科學內涵。
3.2 設施管理
園區內設施管理是休閑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園區活動形式多樣,更應確定公共設施管理安全。所以園區必須建設完善的安全措施以及擁有專業的團隊管理。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注意旅游生態的營造,給游客提供舒適的住宿環境、衛生的飲食條件等,留住游客,提高游客回頭率,促進都市休閑觀光農業產業快速發展。有效管理,確保產品完善的同時,也要保證服務質量的提升,打造精品與亮點,實施品牌帶動戰略。
3.3 生態保護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如果休閑農業發展過程中缺少良好的生態環境,那也便沒有了立足發展的空間。所以,要把保護自然資源,建立生態保護作為新鄉市休閑農業的發展前提。在景觀規劃中注重景觀資源保護,保證生態環境和園區規劃發展相協調,同時也要考慮農業園區生態的多樣性,促進生態環境更好地發展。
4 新鄉市休閑觀光農業發展前景
黨的十八大文件頒發以來,河南省大力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農業科技創新步伐加快,成果轉化和推廣加強,主要的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畜禽品種良種化、國產化比例也逐年提升,不僅保障了糧食的安全生產和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在農民增收等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農業科技正成為現代農業的核心競爭力、內生產動力、轉型升級的源泉。科技強則農業強,科技興則產業興。
作為政府和社會重視農業和農村地區,新鄉市著重重視農業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互相滲透,解決傳統農業帶來的貧困問題,并搞好新農業和新農村的建設。同時,要確立明確的發展戰略構想和戰略目標定位,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解決“三農”多種矛盾,實現休閑觀光農業的新發展,實現農業轉型。
新鄉市按照十九大要求,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優勢向產業優勢轉變,確保先進農業科技成果轉換;大力推進“四優四化”現代農業產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培養新型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同時,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堅持科學規劃,實現多業融合發展;把握市場方向,順應趨勢需求,優化服務,完善功能;根據自然條件、產業發展等因素,因地制宜,發展具有濃郁地區特色的經營模式。突出生態農業、培育具有鄉土特色休閑農業,打造本土休閑農業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