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之后,我們愈發堅定了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在城市化進程趨于飽和,土地財政難以為繼的前提下,鄉村必將成為未來經濟轉型、基建升級的主戰場。大家達成共識的是,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與提升,是鄉村振興的前提與基礎。但是發展鄉村振興基礎設施項目,往往面臨著資金渠道狹窄、融資成本過高的難題。
政府專項債券因為期限長、利率低,成為了拓展鄉村振興資金來源的重要途徑之一。甚至在實際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從當前各地實際來看,專項債已經是各地、各級政府實現年度基建目標、產業發展的首要資金渠道。但是,當前專項債的審批要求愈趨嚴格,關注的重點、要點越來越精細化。許多申請的專項債因為前期準備的疏忽,或者對相關政策要求把握不準確,導致項目沒有通過評審。中機院編制組大致梳理了目前鄉村振興項目在專項債入庫評審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難點和提出了相關建議。
鄉村振興領域專項債發行難點
1、今年第二批專項債申報,對于當地申報的項目數量、債券額度又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對于前期的準備工作、信息收集、項目儲備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2、對于專項債支持的項目領域,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雖然已經有明確的禁止類的負面清單。但是這個負面清單又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相關禁止的領域每年都會有一些或大或小的調整。有的去年還支持的領域,可能今年就會受到一些限制。
比如從今年的評審結果來看,鄉鎮衛生院,甚至包括停車場的項目審核都越來越嚴格。有的農業文旅、紅色旅游類項目,往年審核過程相對比較寬松,但是今年就會重點審核項目建設內容中是否會包含,比如大型雕塑、游樂場等市場化性質的建設內容,相應的項目評審通過難度也隨之加大。
3、還有的項目情況是自身雖然具備較好的收益性,但是欠缺公益性特點,或者項目本身完全可以通過市場化融資的話,那么項目也往往不會成為專項債重點支持的領域。所以在謀劃專項債的過程中,要格外留意政策的變動,確保建設內容與選擇的投向領域相對應。
按照二十大報告的要求和今年一號文件的精神,在鄉村振興項目領域,城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城鎮污水垃圾處理,新能源項目、農林水利項目都是當前專項債申請過程中優先支持的領域。
4、鄉村振興項目發行專項債最大的難點在于項目收益的挖掘,這也是謀劃申報專項債的重、難點,有的項目為了滿足收益覆蓋率的要求,項目收益缺乏根據,盲目測算,導致財務測算數據夸張,或者刻意壓低運營成本,設置運營負荷不合理,都會導致項目最終的財務測算缺乏可行度、可信度。
5、為了實現收益自平衡,有的不相關的項目強行打包反而導致項目領域不清晰,成了多領域組合的項目,最終不能通過評審。
鄉村振興申報專項債發行的建議
鄉村振興項目發行專項債,建議要做好以下7點:
1、確保資料準備的完整度與精細度,深化項目可行性研究,根據項目特點,區位優勢,盡快確定項目選址、建設內容、規模方案等。同時將必要的環評、用地、土地指標工作前置。
2、前期工作要有項目全生命周期思維,充分預見到未來通過專項債籌集資金的可能性。
3、充分挖掘項目收益,優化項目收益結構,具體可根據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不同類型鄉村振興項目特點,制定相關差異化競爭戰略。比如突出農村水利、供水工程的鄉村建設項目。水利、金融、財政等部門要積極協商,將項目河道疏浚增加有效供水量的收益進行“關聯打包”,實現了收益與融資的自平衡。
而那些收益較充足項目可單一申報專項債,同時調整項目資金來源結構,擴大專項債券投資規模,為其他無收益的公益性項目騰挪財力空間。
4、特別要注意的是,組合項目或打捆項目要突出農業主業,各子項目之間要有關聯性,不能簡單粗暴、毫無關聯地打捆,其他參與組合的項目也不能是專項債投向領域禁止類項目。
5、項目收益的來源要符合項目建設內容要求,符合行業發展特點與經濟發展規律,測算的根據不能是空中樓閣,要有確實相應的收益渠道和收益數據,同時收入增速、運營負荷要符合經濟發展規律。
6、項目要體現國家發展的導向與支持,比如,今年專項債投放領域、可以做項目資本金的領域都有所擴充,這背后都體現出了國家政策的導向需要,其它比如黃河流域生態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符合國家戰略發展的項目都會有很好的政策支持。
7、形成項目儲備常態機制。要前瞻性謀劃、主動謀劃,充分銜接上級規劃、本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專項規劃,做好項目儲備工作,健全“申報一批、落實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滾動機制。
總之,鄉村振興項目要想成功申報專項債,不能抱僥幸心理,要具備全局思維,實時跟進政策要求,提早謀劃!